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9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太平御覽.卷二三○.職官部.衛尉卿》引《續漢書》:「趙喜,字伯陽,為衛尉,盡心事上,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周全、盡心盡力。如:「曲盡孝道」。《易經.繫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顧惜、在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茅草阻塞的山路,豁然開通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語本《孟子.盡心下》。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朱子語類.卷六○.孟子.盡心篇上》:「聖人之心『純亦不已』,雖無事時,也常有個主宰在這裡。固不是放肆,亦不是如槁木死灰。」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學無術」原作「不學亡術」,「亡」是「無」的通假字。這句成語出自於《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霍光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大將軍,非常受到漢武帝的信任。武帝臨終時,將僅八歲的太子託給他,並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希望他能輔佐太子成為一位好皇帝。霍光受了武帝之託,盡心盡力輔佐漢昭帝,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就在霍光認為自己不負先帝之託,圓滿完成任務之時,昭帝卻在二十一歲時突然得病去逝。霍光只好再和大臣商議,立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沒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女兒嫁給宣帝為后,便設計毒死原先冊立的皇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製作木器的工匠。《孟子.盡心下》:「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理淺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孟子.盡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老殘遊記二編》第一回:「當日在揚州與老殘會過幾面,彼此甚為投契,今日無意碰著,同住在一個店裡,你想他們這朋友之樂,儘有不言而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