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刻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雕刻繪畫。《韓非子.詭使》:「而綦組錦繡,刻畫為末作者富。」《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或刻畫好繒,以書祝辭。」也作「刻劃」。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701年-761年),受人尊稱為“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目錄1 生平經歷2 學術3 評價4 著作5 作品 生平經歷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
烘雲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繪畫時渲染雲彩,用以烘托月亮。後比喻不從正面描繪,而從側面點染以烘托出所欲表現的重點。如:「他擅長以烘雲托月的手法,來塑造小說人物的個性。」
國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學術與文化的特色、精華。[例]國畫融會了繪畫、書法、詩詞、金石等藝術,是我國的國粹。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具油」。 (2) 虎頭:指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傳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3) 王家破垣:王涯家的破牆。王,指王涯(?∼西元835),字廣津,唐太原人。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萬卷。所集前世名書畫,鑿垣納之。唐文宗甘露之變時被殺,人破其家垣牆取之,或剔取其中金玉而棄其書畫。垣,牆。
揮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筆寫字或繪畫。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水滸傳》第三九回:「乘其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揮毫便寫。」也作「揮筆」。
惜墨如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成,號營丘,宋代人。其先人為唐朝的宗室,五代時為逃避禍亂移居至青州的營丘,所以又稱李營丘。他出身於貴族家庭,頗富才華,由於時局不定而不甚得志,故縱情於山水之間,以畫自娛。初習山水畫時,李成師事荊浩、關仝(ㄊㄨㄥˊ),成熟後畫風脫離荊、關二人而獨樹一格。他畫山水,不輕易下重筆,都是先用淡墨一遍遍的薄塗,然後才用濃墨潤色點綴,達成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宋代費樞在《釣磯立談》中評論他這樣的繪畫方式為「惜墨如金」。可知「惜墨如金」原特指這種作畫時的用墨技巧,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但語義略有轉變,泛用於比喻寫字、作畫態度謹慎,不輕易下筆。
洶湧澎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聲勢極其壯闊,不可阻擋。如:「她對繪畫的熱情是如此洶湧澎湃,任何人也無法勉強她放棄繪畫,改學法律。」也作「洶涌澎湃」。
雕梁畫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彩繪雕刻的梁柱。用來形容建築物的富麗堂皇。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三折:「這的是雕梁畫棟聖祠堂,又不是錦帳羅幃你的臥房。」《紅樓夢》第三回:「廳後面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梁畫棟。」也作「雕梁畫柱」、「畫棟雕梁」、「畫梁雕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