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青,原指繪畫時所用的顏料,在這裡代指繪畫。引,一種樂府詩的體裁。這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寫的是盛唐時期著名畫家曹霸的一生傳記。曹霸善於畫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栩栩如生。開元年間,他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奉命重新描繪凌煙閣裡的功臣肖像,果真一下筆便使原本已經褪色的面貌變得鮮明、生動。後來「別開生面」這句成語,就從詩中「下筆開生面」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另外開創新的局面、風格、形式。
|
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西遊記》第三二回:「我記得他的模樣,曾將他師徒畫了一個影,圖了一個形,你可拿去。」
|
輕描淡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繪畫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描繪。後指著力不多地描寫或敘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八回》:「臬臺見他說得這等輕描淡寫,更是著急。」《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不想這位尹先生,是話不說,單單的輕描淡寫的,給他加上了尋常女子這等四個大字。」
|
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或繪畫的草底。[例]草稿、畫稿、稿件
|
無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妨礙。[例]家境貧苦無妨於他對繪畫的熱愛和執著。
|
淬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鍛造時將燒紅的金屬浸入水中。引申為磨鍊。如:「經過多年的淬鍊,他的繪畫技巧更加純熟了。」
|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701年-761年),受人尊稱為“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目錄1 生平經歷2 學術3 評價4 著作5 作品 生平經歷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
|
寫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的神態,以表達意境的繪畫方式。[例]寫意和工筆是中國繪畫的兩大主流。
|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張藻(或作張璪)是一個著名的畫家,曾經做到了員外郎,也參與名門世族的文學活動,是當時的名流人物。他在繪畫上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擅長畫山水樹石,頗有聲譽,人稱他的畫作為「神品」。對於松樹的畫法更是特別,可說是冠絕古今。他可以用一隻手握兩枝筆,同時作畫,其中一枝筆畫的是蒼翠的樹枝,另一枝筆畫的是乾枯的樹枝。完全不同的形象,一次完成,同樣地生動逼真。後來「雙管齊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時採用兩種辦法來做事。
|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