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02.《隋唐演義.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爺、夫人,要聘公子東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雙絕,且喜讀孫吳兵法,六韜三略,無不深究其奧,誓願嫁一個善武能文、足智多謀的奇男子。」 參考詞語︰東床客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ˊ ㄎㄜˋ漢語拼音︰dōng chuáng kè釋義︰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條。 01.唐.劉長卿〈登遷仁樓酬子李穆〉詩:「春蕪生楚國,古樹過隋朝;賴有東床客,池塘免寂寥。」 參考詞語︰東床嬌客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ˊ ㄐ|ㄠ ㄎㄜˋ漢語拼音︰dōng chuáng jiāo kè釋義︰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死亡、逝世。如:「過世」。《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說是劉老爺子接了家報,老太太過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按情況採取對應措施。《金瓶梅》第四八回:「常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的你我打點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及老爺那裡去。」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慚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羞愧。《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三公子滿心慚愧,叫請了四老爺和楊老爺出來。」《文明小史》第四○回:「說得陸天民很覺慚愧,臉都紅了。」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因羞愧到極點而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量詞。計算人或銅錢的單位。相當於「個」。如:「一介書生」、「一介平民」。《儒林外史》第一回:「上覆縣主老爺,說王冕乃一介農夫,不敢求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約數。如:「丈把長」、「個把鐘頭」。《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這幾年在新任老爺手裡著實跑起來了,怕不一年要尋千把銀子。」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4.《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老爺忽然出其不意的當著合家大眾,冠冕堂皇,這麼一破格施恩,恰恰的放著這個缺,正是她平日想不到手,求不出口的那個好缺。」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赦。」《紅樓夢》第一一三回:「老爺太太原為是要你成人接續祖宗遺緒。你只是執迷不悟,如何是好!」
古道熱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東西去典當。一天申守堯跟一班佐雜們在聊天時,申守堯家裡幫他拿衣帽的老媽子走了過來,向申守堯說道:「老爺的事情完了沒有?衣裳脫下來交代給我,我好替你拿回去。家裡今天還沒米下鍋,太太叫我去當當,我要回去了!」申守堯聽到老媽子說出他的窘況,覺得很丟臉,就打了老媽子一巴掌,把老媽子氣跑了,鞋子、帽子都丟在地上。一干人中有個叫秦梅士的老頭子,非常熱心,他說:「守兄的衣帽脫下來沒有人拿,我們怎麼走呢?」就要他的跟班幫申守堯拿回家去。「古道熱腸」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待人仁厚、熱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