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彧,人稱令君,相傳以異香熏衣,到人家中,三日過了,坐處仍有餘香。見《太平御覽.卷七○三.服用部.香爐》。後多用來比喻奇異的香氣,或超凡脫俗的風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於句中的賓語倒裝。《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子.禮論》:「故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
1.因,表示原因。如:「為何不去?」、「為什麼你不贊成?」《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鍥而不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例句4 辨誤 出處《子‧勸學》:「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解釋雕刻ㄧ件東西,ㄧ直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堅持不懈。 例句學習要有鍥而不懈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 辨誤「鍥」不能誤讀為「ㄑㄧˋ」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五傳而至卿。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穀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4) 孰賢:誰比較賢明。 (5) 過:超出、過分。 (6) 不及:不足、不夠。 (7) 愈:勝過、比較賢明。 (8) 與:音ㄩˊ,疑問語氣詞。同「歟」。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董昭》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引三國魏.董昭〈議丞相進爵九錫與彧書〉:「今曹公遭海內傾覆,宗廟焚滅,躬擐甲冑,周旋征伐,櫛風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為百姓除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後代子孫、子代。如:「絕子絕孫」。《子.正論》:「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後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晉.石崇〈王明君辭〉:「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侵入。《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 shuò jīn釋義︰爍,同「鑠」。「眾口爍金」即「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漢.悅《前漢紀.卷九.孝景皇帝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參考詞語︰金銷眾口注音︰ㄐ|ㄣ ㄒ|ㄠ ㄓㄨㄥˋ ㄎㄡˇ漢語拼音︰jīn xiāo zhòng kǒu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唐.王勃〈平臺秘略讚.規諷〉:「寵榮有極,恭沖是守。軸碎群毛,金銷眾口。」 參考詞語︰眾口金鑠注音︰ㄓㄨㄥˋ ㄎㄡˇ ㄐ|ㄣ ㄕㄨㄛˋ漢語拼音︰zhòng kǒu jīn shuò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唐.張九齡〈荊州作〉詩二首之一:「進士苟非黨,免相安得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自約束的。如:「懶散」。《子.修身》:「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唐.楊倞.注:「散,不拘檢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