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0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號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命令、號召
義和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拳之名出現。大刀會宣稱喝符唸咒,運氣練功之後,可以刀槍不入。朱紅燈領導的神拳則以降神附體、畫符唸咒為號召。一八九九年,二者結合,義和拳的名字也開始出現,很快地,山東、直隸得拳民紛紛改稱義和團,山西、東北也有類似的組織。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義和團之亂英文關鍵字: boxer rebellion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81-284。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若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thy)推薦,進入何立克學院進修,後轉入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研讀。1966年受到大陸的號召,嚮往社會主義的美好而隨著丈夫段世堯舉家前往中國定居。結果碰上文化大革命,陳若曦說,「蔣介石時代的白色恐怖是很可怕,若與文革比較,則小巫見大巫」,幸而她是回歸的台籍海外學人,而未受到更慘烈的遭遇。1969年起任教於南京市華東水利學院(現在的河海大學)。1973年離開中國,舉家移居香港,擔任新法書院英文教師。1974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擔任銀行職員。此一期間,她將在中國的耳聞目睹,寫了一系列小說《尹縣長》,1976年由台...
振臂高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臂高聲吶喊,以振奮人心,號召群眾。如:「此時,我們需要有人起來振臂高呼,領導大眾團結一致。」
招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召、勸諭敵人歸降。《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宜令續深溝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購賞,明其期約。」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同年10月,茅盾和許多文藝工作者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爲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號召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27至1937年,是茅盾創作的成熟和豐收的階段。這期間,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長篇《子夜》。《子夜》是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狀貌的小說。它的出版,顯示了左翼文學的實績,是“五四”以來新文學發展歷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評價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子夜〉與國貨年》)。與此同時,還完成優秀的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秋收》、《殘冬》等的創作;翻譯...
火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起帶頭或領導作用的人、事、物。[例]她是我們這個工作小組的火車頭,非常有號召力。
推心致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心置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
精神感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偉大的人格、思想感化號召他人。如:「同學們受到校長的精神感召,大家一起參與社區勞動服務。」
揭竿為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揭竿而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