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9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杜周傳》1>其春,丞相方進2>薨3>,業上書言:「方進……專作威福,阿黨4>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5>無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威權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國家也。今聞方進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復賞賜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來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以儒雅緣飾吏事,號為「通明相」。後因政治...
姊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同輩親屬中年長於自己的女性。[例]父母長年在外工作,姊姊就如母親般照顧家裡的弟妹。 △姐姐 ◎
三從四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從四德」,由「三從」及「四德」二語組合而成。 「三從」見於《儀禮.喪服》子夏傳。《儀禮》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乃貴族禮儀之匯編。〈喪服〉一篇記載居喪期間各等親屬所應著的服飾,所附的子夏傳中提到當時對女子的一些道德要求,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說明女子未嫁時服從父親,出嫁後服從丈夫,若丈夫亡故則服從兒子。這就是所謂「三從」。 「四德」見於《周禮.天官.九嬪》。《周禮》亦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傳為周公所作,記載當時的官制及政治制度。 「九嬪」是王宮中的女官,也是帝王的九位妃子,負責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九嬪各領有女御九人,教導女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並率領她們按時輪值王所,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屬。如:「家族」、「九族」。《晉書.卷一○○.孫恩傳》:「孫恩字靈秀,瑯邪人,孫秀之族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無血緣關係而結成親屬。如:「認乾爹」、「認賊作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婚姻關係而成為親屬的。如:「姻家」、「姻兄」、「姻親」。
六親不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親,泛指所有親屬。六親不認形容不留情面或不講情義。如:「他發財了,卻六親不認,刻薄寡恩!」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帝立,尊為皇太后。後明帝得知其生母甄后死因,怒而殺之。諡文德。 (2) 外親:指母親或妻子娘家的親屬。 (3) 敕:告誡、命令。 (4) 彊:音ㄑ|ㄤˇ。迫使、使用強力。同「強」。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過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親呂后掌握政權,其間殘害劉氏親屬,大力提拔呂氏宗親。呂后一死,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機剷除呂氏外戚的勢力,但是周勃一直無法順利入主當時由呂祿掌管的北軍。陳平和周勃知道酈寄和呂祿是好友後,就挾持酈寄的父親酈商,要他騙呂祿出遊,酈寄沒辦法,只好答應。周勃入據北軍後,先誅殺呂祿,接著一一剷除朝中呂氏勢力,使得漢文帝順利的繼位。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則歷史事件,並且做下評論: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後來「見利忘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六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六種親屬:(1)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以象天明。」晉.杜預.注:「六親和睦,以事嚴父。」(2)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管仲》:「上服度則六親固。」唐.張守節.正義:「六親謂外祖父母一,……女之子六也。」(3)父、母、兄、弟、妻、子。《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4)父、子、兄、弟、夫、婦。《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秦彭》:「乃為人設四誡,以定六親長幼之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