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親近的親屬。《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今見父親認道,只有引孫是親人,故此請了他來家。」《紅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出去。」
家徒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家徒四壁」。見「家徒四壁」條。01.《宋書.卷九一.孝義列傳.吳逵》:「既而逵疾得瘳,親屬皆盡,唯逵夫妻獲全。家徒壁立,冬無被褲,晝則庸賃,夜則伐木燒塼,此誠無有懈倦。」02.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錢籜石)家徒壁立,賣畫為生,官至二品,屢掌文衡,而清貧如此,真古人哉!」 
姻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婚姻而產生親屬關係的人。如配偶、姐夫、妻子的兄弟姐妹等。唐.袁郊《紅線》:「專膺指使,敢議姻親。」《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又有一家,是徽州人,姓方,在五河開典當行鹽,就冒了籍,要同本地人作姻親。」
望風而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隨風伏倒。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折服傾倒,或為敵人氣勢所震懾,未作戰就潰敗了。《漢書.卷六○.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三國演義》第一回:「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也作「望風披靡」。
戶對門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帝立,尊為皇太后。後明帝得知其生母甄后死因,怒而殺之。諡文德。 (2) 外親:指母親或妻子娘家的親屬。 (3) 敕:告誡、命令。 (4) 彊:音ㄑ|ㄤˇ。迫使、使用強力。同「強」。
連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犯罪而使其親屬、朋友、鄰居等遭牽連而受罰。《史記.卷六八.商君傳》:「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也作「旁坐」。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有婢女年至二十三歲即為擇配,至遲亦不得過二十五歲;倘過二十五歲不為擇配者,許該婢及婢之父母、兄弟、親屬人等赴官呈訴,即准其領回擇配、不追身價,仍治家長以杖八十之罪。已配之後,該婢聽其從夫而去,不許家長勒留;或家長不取身價,該婢與夫自愿留役數年者,各聽其便。通詳大憲併飭各屬出示嚴禁,嗣准臬司來移,復經抄看轉飭,在於衙署門外立碑永禁,以垂久遠」等因。蒙此案,查先蒙臬道憲姚抄示札飭示禁,業經照抄、剴切示諭在案。茲蒙前因,合行立碑示禁。為此,示仰閣屬紳衿民人知悉:爾等各具有天良,亟應廣積陰功,務各遵照臬道憲所定章程;如家有婢女...
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族一辭始見於〔尚書.堯典〕;經文為:「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由此可以看出帝堯的治國理念,重視道德教化;從正己修身做起,以明德為修身之本,能明德才能與近親族人和睦相處,再推及全國百姓,寰宇萬邦,呈現各國和平共處、萬民歸心的昇平景象。在從個體通往群體的過程中,親九族是重要的步驟。
  「九族」的涵義,漢代儒家學者有二種解說:一是〔今文尚書〕學者夏侯氏、歐陽生,認為九族是異姓親族,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是〔古文尚書〕學者馬融、鄭玄,認為九族是同姓親族,從己身起算,上至高祖,千及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
骨肉至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骨和肉連接在一起的親屬。指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晉書.卷三一.后妃傳上.武悼楊皇后傳》:「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
共和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襲共和國的元首必須要由全體人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不可由前任元首逕行指定繼承者,或因任何與前任元首之親屬關係而繼任之情事。如我國之國家元首係由人民直接選舉而產生。二、有限任期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係透過全體人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與君主國之國家元首不同,並非終生職,而有其一定之期限。三、須負責任君主國的國家元首在國家法律上不需負擔任何責任,即有所謂「The king can do no wrong」的說法。而不同於君主國,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除了涉及職務行使的豁免外,依據法律仍須負有政治責任及法律責任。(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