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訓、誘導。如:「教導」、「教」。《孟子.離婁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老人、年長的人。《史記.卷四.周本紀》:「瞽史教,耆艾脩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凡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
斟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考慮可否而決定取捨。《國語.周語上》:「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紅樓夢》第一○回:「大家斟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那時大爺再定奪。」
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2>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惑」,疑惑。(2) 不智:不聰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諛諂媚之人。(5) 萌:啟發。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懇切教。參見「面命耳提」條。《鏡花緣》第八四回:「但果蒙不棄,收錄門牆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過略為跟著歷練歷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督理。如:「敦促」。《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抱朴子.外篇.安貧》:「今吾子督余以盜之業,敦余以召賊之策。」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吳澄〈故宋鄉貢士金溪于君墓謁銘〉:「人家子弟,諄諄善誘,成才者甚眾。所作文章,義正辭嚴,字畫遒勁。」
束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以肉脯十條紮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最起碼的禮物。語出《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焉。」今用以稱老師的酬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當下開了拜匣,稱出束脩銀伍錢,做個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於束脩多寡,並不計較。」也作「束修」。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淳稟曰:『伏承教,深覺大欠下學工夫。恐遐陬僻郡,孤陋寡聞,易致差迷,無從就正。望賜下學說一段,以為朝夕取準。』」
如沐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沐浴在春風之中,和暖舒暢。比喻遇到良師誠摯教的感受。如:「林老師親切誠懇的教導,令人如沐春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