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淹沒、沒於水中。如:「溺斃」、「人溺己溺」。《孟子.離婁上》:「嫂溺不援,是狼也。」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參考資料〕 《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弇以軍營臨淄西安之間,視西安城小而堅,藍兵又精,未易攻也。臨淄諸郡太守相與雜居,人不專一,其聲雖大而虛,易攻。弇內欲攻之,告命軍中治攻具,後五日攻西安,復縱生口令歸。藍聞之,晨夜守城。至期日夜半,令軍皆食,會明,求乞攻西安,臨淄不能救也。弇曰:「然。吾故揚言欲攻西安,今方自憂治城具,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害怕、發抖。通「顫」。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而戰,忘其皮之虎矣。」《西遊記》第九七回:「唬得唐僧在馬上亂戰,沙僧與八戒心慌。」
開門揖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權宜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允性剛棱疾惡,初懼董卓狼,故折節圖之。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及在際會,每乏溫潤1>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2>之。 〔注解〕 (1) 溫潤:溫柔潤澤。 (2) 附:親近。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把黃鐘的樂器毀棄不用。喻賢智之士,不為當權者所用。 出處楚辭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人無名。」 用法多用以嘆息當權者昏庸,有抱負、有才能的人被棄置不用。 例句這次的選舉,風傳有金錢暴力的介入,使得才智之士遭到黃鐘毀棄的厄運。 似詞狼當道/小人得志/君子道消/瓦釜雷鳴 反詞賢能在位/選賢與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詐。如:「狡獪」、「狡猾」。《金史.卷一六.宣宗本紀下》:「龐氏陰狡機慧,常以其子守純年長不得立,心鞅鞅。」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見了這野心雜種牧羊的奴,料蜂目聲定是狡徒。」
羊質虎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壯麗的外表,而缺乏實力。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而戰,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厭紅塵拂袖而歸〉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質」。
骨瘦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消瘦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回:「後來就漸漸飲食不進,骨瘦如柴,又捨不得銀子喫人參。」也作「骨瘦如」、「瘦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賜與、給予。《詩經.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虎,虎不食。」《左傳.隱公三年》:「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