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之後參與者回答主要問題時會受到定錨點的影響而估計錯誤。定錨再調整是指人們再做判斷時,會定錨於一起始數值,再根據其他訊息比對而調整得到最終答案,而調整的過程往往不足而造成定錨效果,若在判斷作業中增加認真負擔,如要求參與者覆誦數字則更加大定錨效果。定錨效果的廣泛應用:如印象形成的第一印象可被視為錨點。(註一)(4) Cause-effect Heuristic (因果性捷思法):運用因果的連結性強度來評估情境成立之可能性。(5) Mental Simulation Heuristic (心智模擬捷思法):與代表性捷思法...
社會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願為他人福祉奉獻的熱忱與能力。人是社會的群體,社會興趣是經由教導、學習和運用而來的,此社會化歷程起始於我們的童年階段,內涵為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產生歸屬感和有貢獻感。(註一)阿德勒認為人需要歸屬感,當我們害怕不能被我們所重視的團體接納時,許多問題便接踵而來,因此歸屬感不足時,個體會產生焦慮。當個體知覺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上是一種隸屬感和貢獻感,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會消失。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是觀看這個人的社會興趣發展為何。當人們從共同參與活動和互...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 佛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理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像。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係而嫉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
脊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前角與後角。前角是運動神經元;後角是感覺神經元。(註2)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1. 脊椎小腦徑:起始於灰質後角,終止於小腦,功能是無意識的運動感,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2. 外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側的痛覺與溫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3. 腹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粗糙感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4. 薄束及楔形束:
殫心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
連鎖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連續經過幾個步驟才能完成的化學反應。通常可分成起始、傳播、終止三步驟。該反應經過起始反應後,不必再供給能量,即可重覆進行傳播步驟,以完成整體反應。也稱為「鏈鎖反應」。
混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不穩定-崩潰-重組- 的更新過程。蝴蝶效應:「巴西的蝴蝶展翅,德州就有可能颳起颶風。」表示強調起始狀態的重要性。奇特因子:有一些檯面下,未知或陌生的因素,常會出期不意的產生巨大的能量,所以需要多加注意並及早發現,再加以阻止。回饋機能:藉回饋機能偵查混亂狀況,回饋至系統成為新的輸入,並因此激發系統的重組與更新,形成一個新的結構,以利組織之後續發展。
文藝復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至十六世紀起始於義大利的有關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的思想與運動。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揚,主要成就表現在藝術、學術及技術等範圍上。
學習共同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共同體 起始「學習共同體」是日本教育大師東京大學榮譽教授佐藤學在日本推動的教育改革。佐藤學在1990年代發現日本學生因為在社會轉型中,看不到未來,開始有「從學習中逃走」的趨勢,失去學習的動力。 定義「學習共同體」讓學生彼此對話、相互幫助;讓老師不再只聚焦「上課」,而是真正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教室打開大門,成為可以共同觀摩學習的現場。引述自--親子天下雜誌2012.09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435
首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球資訊網(WWW)站引導使用者進入該站的第一張畫面。為英文Homepage的意譯。經常提供該站的介紹、資源索引、使用方法或約定。也稱為「黃頁」、「烘培機」、「起始頁」、「網路首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