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3.7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並協助同組其他同學學習,教師每週施予測驗,除了以小組整體表現評定學生學習狀況外,也計算學生的個人進步成績,以個人過去的表現為基礎,激發學生為他所屬的小組爭取最多的分數。當小組分數達到某種標準時將受到表揚以激勵整個合作學習的效果。此種方法是合作學習中最簡單的教學設計,適合用在所有學科中。目錄1 壹、準備活動1.1 一、準備教材1.2 二、決定基本分數1.3 三、進行學生分組2 貳、教學流程2.1 一、全班授課2.2 二、分組學習2.3 三、測驗和團體歷程2.4 四、學習表揚2.5 五、評分方式2.6 六、個人
形成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Assessment)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對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所進行的評量。其用意在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進步情形的回饋資料,指出教學安排上的缺失,或是學生學習的問題,以便實施學生的補救教學,或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計畫。通常是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進行評量,且多是認知方面的表現。評量工具多視教學需要而設計,可以是教師教學行為評定量表,或是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定量表,或是學生作業、學習單撰寫狀況,或是教師課堂上的口頭考問,教師的教學實際演示,或是學生課堂的學習表現,問題回答或是討論反應等等。
琢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對品德或文章不斷精益求精。[例]同學間互相切磋琢磨,有助於課業的進步
沾沾自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以為完美而得意的樣子。[例]得到高分不必沾沾自喜,謙虛才能更進步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尤其是實際工作人員一面行動,一面研究,從行動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更從行動中解決問題,驗證真理,謀求進步。在教育方面,它是行政、課程、教學各方面謀求革新的重要方法(李祖壽)。行動研究是「行動」和「研究」結合的一種研究方法,亦即,情境的參與者(如教師)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以尋求實際問題的解決(陳伯璋)。 目的行動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當前的問題,以收即時應用之效。行動研究的目的不在追求基礎知識,也不在尋求大量事例的通則,或將研究發現應用於解決所研究...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換樂弦,更改車行道路。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封神演義》第八回:「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改弦易轍,以救禍亂。」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測驗試題:這些試題要涵蓋所有主題,以瞭解每位學生是否精熟其他專家主題。4.小組總分單:記錄個人進步分數和小組得分。5.觀察表:供小組活動時觀察社會技巧用。 貳、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全班授課可分為教師教學與閱讀專家主題兩重點:1.教師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要點以及說明學習目標。2.閱讀專家主題:依據專家單上的主題,分配小組中每位學生一個專家主題,而後學生閱讀相關內容教材。 二、分組學習拼圖法第二代之分組學習包含兩階段:1.到專家小組討論:每組分配到相同主題之學生,自成一組討論教材內容,並將討論結果加以整理記錄,以便回原...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良馬跑得很快。語本《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同郡郭林宗嘗見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自強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詞義自我振作,不斷努力求進步,一點也不懈怠。息,停止。 用法形容奮勉不懈。 相似詞夙夜匪懈 / 孜孜矻矻 / 專心致志 / 鍥而不捨 / 力行不怠 相反詞自甘墮落 / 玩歲愒日 / 游手好閒 / 醉生夢死 / 自暴自棄 例句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即使目前困難重重,只要大家能自強不息努力奮發,終有突破難關的一天。
動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歷程、診斷,更是協助導向,可了解受試者的學習歷程與發展脈絡。且評量是施測者跨多個時間點觀察受試者的進步與改變情形,就是採取連續測驗、教學、再測驗的程序。維谷斯基指出,學生能獨立完成的成就和協助下能完成的成就中間有一段距離,他稱此為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以可能發展區中的事物進行教學,效率最高。瞭解學生的可能發展區,有助於教師安排教學內容,不至於太深或太淺。動態評量即具有測度學生可能發展區的功能,因為當學生只需少許協助即能寫出正確答案,代表題目對應的概念是在學生的可能發展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