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1.8631 ms
共 1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詮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譯自英文「metadata」,其他的中文翻譯還包括:後設資料、元資料等;大陸地區則翻譯為元數據。 該詞根據字面意義是「有關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其中「meta」源自希臘字根,意義包括:變化、代替、超越於、在~之後、在~之間,及變質的過程等。「data」代表任何的資源,諸如數位影像、資料庫、圖書、博物館的藝術品、檔案館的檔案記錄、後設資料記錄、服務、實際地點、人、事件、概念等。詮釋資料此詞彙的使用起源於1960至1970年代的資料庫領域,1990年代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應用,目前已被不同社群廣泛利用,因此也有各種定義,端視特定社群或使用情境而包含不同的意義。綜合...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004). Understanding metadata. Retrieved May 16, 2012, from http://www.niso.org/publications/press/UnderstandingMetadata.pdf.
|
釋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捨生取義」。見「捨生取義」條。01.《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脩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矣。」
|
沿革解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法律解釋。以法律成立的歷史沿革,來闡明法律的真義。
|
若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比喻責任已盡,身心輕快。《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宜依前典,趨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也作「如釋重負」。
|
不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捨得從手中放下、心中割捨不下。如:「剛買一對玉環,晶瑩剔透,不忍釋手。」《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受了禮物,只把這本冊頁看了又看,愛玩不忍釋手。」
|
無罪開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罪狀不成立而獲釋放。如:「老王獲判無罪開釋,莫大的冤屈終得洗刷乾淨了。」
|
愛不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愛得捨不得放手。《文明小史》第五五回:「湘蘭接在手中,做出愛不忍釋的樣子,說:『實實出色,只怕上海尋勿出第二隻格哉!』」《孽海花》第一五回:「彩雲一面賞玩,愛不忍釋,一面就道:『這是那裡說起!……。』」
|
釋提桓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印度婆羅門、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為眾神之首。他征服人間和魔界中的許多敵手,所以後來漸漸發展成戰神。也稱為「帝釋天」、「因陀羅」。
2.佛教的護法神。為忉利天之主。也稱為「帝釋天」、「因陀羅」。
|
詮釋螺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螺旋概念係德國哲學家嘉達美(Hans-Georg Gadamer, 1900~)以理解的先前結構為基點,參酌詮釋循環概念,強調存理解過程中,透過主體與文獻典籍之辯證互動,不斷地以螺旋式展出理解者更寬廣的理解視野之過程。
詮釋循環是修辭學中之古老問題,主要在討論詮釋、理解時,文獻典籍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互動關係。傳統詮釋學一直從方法論之觀點加以探討,並認為此乃詮釋學中難以解決之棘手問題。詮釋循環一詞,論者多認為是史萊爾瑪赫(F.D.E. Schleiermacher, 1768~1834)首先提出,並用以說明理解之過程。他認為文獻典籍有其獨存之意義,理解過程必須遵從詮釋循環進行... |
釋迦牟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śākyamuni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俗名悉達多,生於西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並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西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