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漲船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或事物,隨著憑藉對象的增長而提升。[例]隨著新市鎮的開發,附近的土地價格也都水漲船高了。
鬼使神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由自主,身不由己,陰錯陽差辨似: 「鬼使神差」及「陰錯陽差」都指不可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結果。 「鬼使神差」指無法控制的行為;「陰錯陽差」指偶然發生的差錯。 鬼使神差 陰錯陽差 辨似例句 ○ ㄨ 分手多年,相思不忘,今日巧逢,應是上天有意,~。 ㄨ ○ 他們相約在附近咖啡館碰面,竟然~地錯過了,只好改日再敘。
竣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工程。[例]只要這座水庫一竣工,附近居民就可免除缺水之苦了。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附近,希望我能獲得你的援助,以使我們與公孫述的軍隊陣容和兵力相當。劉秀信中「鼓旗相當」這個詞語,後來在文獻中頗常見,但多作「旗鼓相當」,用來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另外,在《輅(ㄌㄨˋ)別傳》中有段描述:十五歲的管輅聰明伶俐,頗有才名。有一次,琅邪太守單(ㄕㄢˋ)子春邀請他到家中談話,管輅到了以後,發現另有幾位文人學者在場,管輅問單子春:「今天是要我一個人與在座幾位對答嗎?」單子春則說:「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也就是說:我想要自己一人與你勢均力敵地對談。「旗鼓相當」這個成語不局限於軍事戰況上,而可以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有毒牙,但只要不要去碰觸或是誤踩到,牠就不會隨便咬人。通常都出現在竹林長得很茂盛的地方、河川或旱田附近的草叢,主要吃青蛙、蜥蜴、老鼠等食物。(註1) 日本龜殼花是最危險的蛇,毒性非常強,通常居住在沖繩島,身上有黑色斑紋,身體是黃褐色,脖子的地方特別小。(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蛇英文關鍵字: snake 參考書目註1:自然圖鑑:600種動物植物觀察術,里內藍文,松岡達圖,遠足文化,2010,頁100。註2:動物百科,姚啟久主編,漢宇國際文化,2008,頁87。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息」是指鼻子裡呼出的氣,「仰人鼻息」即是依靠別人鼻子裡呼出的氣息生存,用以比喻依靠他人生活。這種用法在《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就有出現。內容記載東漢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州郡的首長擁兵自重,互相爭戰。在京師有董卓作亂,袁紹起兵討伐,有不少人歸附他。袁紹的根據地在渤海郡,附近的冀州刺使韓馥見袁紹的勢力漸長,害怕袁紹會來併吞,對他有所戒心,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
不著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尚為官職的宋江通風報信,晁蓋等人才能順利逃脫,並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投奔到梁山泊。眾官兵追到梁山泊附近,領兵的何濤見這湖上盡是茫茫蕩蕩的蘆葦,於是先遣數人划著小船前往探路,沒想到這些人就此一去不回。何濤在四邊都不著岸的地方等著,時間一久便起了疑心,於是決定親自帶兵前去查看,不料中了埋伏,雙耳都被割掉。在描述這段故事的文字中,「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指的是身在那四邊都不著岸的湖泊裡,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不著邊際」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東西置於炭火等熱源附近,使其燻熟。如:「烤肉」、「烤番薯」。
左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附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顧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頹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沒人,提起長衫,奮身一躍而過。」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不虛傳」原作「名不虛」。戰國時,齊國公子孟嘗君愛好養士,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在他擔任上卿時,受封古代薛國之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附近。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曾在孟嘗君的傳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到過薛地,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凶悍、殘暴,和附近鄒、魯地方的人不一樣。問了人,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孟嘗君喜歡養士,許多人慕名而來,移居的人數約有六萬多戶,結果使得薛地龍蛇雜處。可見他果真是與傳說中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