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率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先、第一個。如:「每次慈善捐款,他都率先響應。」《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忠孝之行,率先百僚。」
雷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一發聲萬物無不同時響應。今用於人或事物間有相同之處。《禮記.曲禮上》:「毋勦說,毋雷同。」漢.鄭玄.注:「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己,不當然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末):『我也作詩了。』(小旦):『不許雷同。』」
應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呼應、響應。《漢書.卷七○.陳湯傳》:「時康居兵萬餘騎分為十餘處,四面環城,亦與相應和。」《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敬兒、文和斬其使,馳表以聞;柏年、道和、佩玉懷兩端,密相應和。」
登高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領導者倡導或號召,即有眾多的響應者。如:「你只要登高一呼,這事就有希望了。」
同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國或同民族的人。[例]政府呼籲全國同胞共同響應節約能源運動。
回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響應他人的言語、行為。[例]他以具體的行動回應選民對他的支持。
捐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捐獻、贈送。[例]目前國內已開始倡導器官捐贈,響應的人不計其數。
常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固定的姿勢和形態。《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舞無常態,鼓無定節,尋聲響應,修短靡跌。」宋.秦觀〈寄孫莘老少監〉詩:「白衣蒼狗無常態,璞玉渾金有定姿。」
中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秋節買月餅來吃以避禍。大家買了月餅回家後切開一看,裏面藏了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於是民眾紛紛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月餅因而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五、吃柚子柚子與「佑子」諧音,含有吉祥之意,中秋節前後又適逢盛產期,柚子便成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柚子以麻豆文旦最著名,因當地水土因素,品質在寶島柚產中獨占鼇頭,當中又以尖頂圓底、外皮皺薄者,是為正宗上品。 相關連結台灣節慶
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響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