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3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緣絲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前鰓蓋上緣具小而尖銳鉅齒。背鰭前中央鱗 5枚;側線不連續,中斷於背鰭軟條部中段之下方。 D. XI, 9;A. III, 9;P.14;L.l. 15-18(17)+5-8(6);G.R. 17-20(18);雄魚腹鰭延長,超越過臀鰭基;尾鰭圓型。雌魚紫粉紅色,吻部及頭背黃色;頭具不規則且不連續的黃線延伸至頸部;背鰭及尾鰭鰭緣具寬紅帶。雄魚粉紅色;頭、胸及腹部藍色,具黃線及黃點,頭頂具大黃斑;體側具橙色的點及短線;背鰭及尾鰭具寬紅帶,鰭緣具細藍線,紅帶下具黑線。
鵡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鳥類鵡形目。羽毛鮮豔美麗,喙強健且彎曲,每腳均四趾,兩前兩後。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紫頂吸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lossopsitta porphyocephala
體長16公分。喙灰色,腳黑色。羽色鮮豔,頭頂深藍色,前額紅色;眼睛後方具一橙黃色塊斑。自頷、喉部至胸部皆為淡籃色,肩部淡藍色,翅膀內側前緣紅色,後緣黑色;身體其他部分則為翠綠色。
分布於澳洲西南部和南部。
棲息於開闊的乾燥林地、小桉樹叢。會成小群並到處流浪覓食,12月至隔年8月的非繁殖期期間,紫冠澳洲小鵡在乾燥的桉樹林裡極為常見。以果實、花粉、花蜜為食,舌頭邊緣呈梳狀適於收集花粉和花蜜。在結實或結花累累的樹上,紫頂吸蜜鵡往往會聚集成大群一起覓食,但移動時便又會分散開來。巢築於尤加利樹上的樹洞,巢內沒有襯裡的材料;巢洞分布不密集,以樹幹的節疤為其出入口。每窩可產2~3個卵,雌雄鳥皆會在巢洞裡休息,但還是雌鳥單獨孵卵。
鳥綱(Class Aves)
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色羽毛的鵡。清.莊棫〈蝶戀花.綠樹陰陰晴晝午〉詞:「宛轉花旛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鵡。」
2.裝飾華麗的酒杯。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三杯酒滿金鵡,六扇屏開錦鷓鴣。」
彩虹吸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虹彩吸蜜鵡-簡介 俗名:綠頸吸蜜鵡、五色青海。分布於印尼群島東部、新幾內亞、太平洋群島西南部至澳洲。
紅紫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carus rubroviolaceus (Bleeker, 1847)
體延長;雌魚體色為紅褐色,鱗片之中間位置具1或2道棕色條紋;頭、胸鰭、腹鰭、尾鰭為棕色,背鰭及臀鰭為淺紅棕色;雄魚體色為褐綠色,胸鰭黃綠色,背鰭為淡橙色及藍色,尾鰭為黃綠色,上下端為藍色;體長可達40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洋、東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台灣珊瑚礁地帶常見。
供觀賞及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哥魚科(Family Scaridae),Parrot Fishes
深紅玫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atycercus elegans
體長36公分。羽色鮮豔,身體大部分為深紅色,背部帶有黑灰色斑點。喙和腳灰色,頰至喉部灰色,沿著肩部、小覆羽至初級飛羽外緣灰色;尾羽灰黑色。亞成鳥喙和腳灰色,頰至喉部灰色;自後頭、頸背、背、翼、脅至尾上覆羽綠色,背部帶有黑灰色斑點,尾羽灰黑色;身體其他部分則為深紅色。
共3亞種,分布於澳洲東部,出現於海拔450~1,900公尺。
棲息於的尤加利森林、樹林或花園,分布較北方的族群則分布於山區森林。成鳥常成對或成小群出現,終年在同一地區活動;亞成鳥則到處流浪,並成30隻大群一趄活動。主要以草生植物、灌叢、桉樹屬和金合歡屬樹木的種子為食,但也吃果實、花蜜和昆蟲。巢築於樹洞。
鳥綱(Class Aves)
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懷古纖嘴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ptoscarus vaigiensis (Quoy & Gaimard, 1824)
體延長;體為綠色,配上白色及棕色鱗片;體側有5條不規則白色條紋;頭部有不規則的白色斑點;背鰭、腹鰭及臀鰭的鰭膜具有暗色斜帶;體長可達35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雜食性魚類。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哥魚科(Family Scaridae),Parrot Fishes
戈芬氏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戈芬氏鳳頭鵡-簡介 俗名:小白。原生地是印尼的塔尼巴群島,為當地的特有種。在台北植物園、公園、校園、高雄澄清湖等地均有觀察記錄。
哥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顏色。如哥羽色的綠。簡稱為「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