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6.83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條天竺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幼魚之前鰓蓋脊平滑,隨年紀之增加其鰓蓋角外圍漸呈鋸齒狀。D. VII-I,9;A. II,8; P. 15-16; Ll. 28;Pred. S. 5;GR. (5-6)+14;BD. 2.8-3.0;HL.2.5-2.6 in SL;ED. 2.9-3.2;SnL. 4.0-4.1 in HL。體呈淡褐或白色,體側兩條水平縱帶,中央一條自吻延伸到尾鰭尖端,尾柄無眼斑。四線天竺鯛(Apogon quadrifasciatus)為其同種異名。
鵡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鵡螺製成的杯子。明.朱權《卓文君》第四折:「我見他玉手高擎鵡杯。」
鵡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鵡熱披衣菌引起,人類主要透過鳥類或家禽感染。症狀是突然寒戰、發熱、頭痛、紅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綠腮嘴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carus prasiognathos (Valenciennes, 1840)
體延長;雌魚體色為深紅褐色,頭部具藍及藍紋;各鰭紅褐色配有藍紋,尾鰭具有藍色小斑點;雄魚體為黃綠色,吻部周圍具大藍斑,胸鰭為紫色,腹鰭為綠色具藍色及橙色外緣,臀鰭藍色具一橙色帶;尾鰭為深藍色;體長可達60公分。
西太平洋。
棲息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哥魚科(Family Scaridae),Parrot Fishes
啄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stor notabilis
體長46公分。喙長而向下彎曲;全身褐色,並有暗褐色斑紋,翅膀內側羽毛橙色。
僅分布於澳洲東部的紐西蘭南島。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雪線以上的山脊,冬季則會移至海岸附近的森林。數量稀少不常見。會利”¨比下喙長的上喙撕扯腐肉、果實、樹葉和昆蟲為食。叫聲特別而難忘,此也是其命名的由來。屬於一夫多妻制,雄鳥會同時和多隻雌鳥繁殖;巢築於地面上的岩石突出處或中空的倒木裡。
鳥綱(Class Aves)
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藍身絲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前鰓蓋上緣具小而尖銳鉅齒。頰部具 2列鱗片(少數 1列);背鰭前中央鱗 6枚;側線不連續,中斷於背鰭軟條部中段之下方。D. XI-XII, 9;A. III, 9-10(10);P. 14-16;L.l. 15-18+6-11;G.R. 16-19;成熟雄魚腹鰭極長;雄魚尾鰭茅尾形,雌魚圓形。體前上半部黑褐色,後半部紅褐色;奇鰭與腹鰭深藍色;成魚鱗片後緣通常為深藍色;胸鰭基部有一暗褐斜斑;雄魚胸鰭後方有一橙黃色斑;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紅褐色,末梢淺藍色具不規則波浪狀橙褐紋;腹鰭第一與第二軟條為褐色。
環紋全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口中型;上下頜具一列齒,前方具4犬齒,無後犬齒。鱗片小,頭部除頸背外,餘無鱗;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斜。D. IX, 12;A. III, 12;P. 13;L.l. 100-118;G.R.19-23;背鰭連續,幼、雌魚尾鰭稍圓,雄魚凹型。幼魚體腹部及頭腹部黑色,體上半部黃色,近背鰭基部處具一黑色細縱帶。雌魚體呈褐色至橄欖褐色,體側17-19個暗褐色短垂直帶,鰓蓋膜具一藍黑斑,尾鰭末端具明顯白色新月斑;雄魚體背藍色,體腹藍綠色,無淺淡色帶,若有則在肛門上方,尾鰭藍色而具綠色的新月斑,末緣透明。
紅色吸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吸蜜鵡-簡介 分布於新幾內亞附近島嶼。共有2個亞種
九棘長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長;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背鰭連續,前方數棘較高;胸鰭稍圓;側線完全,連續不間斷,在背鰭後部陡降。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D. IX, 11;A. III, 9;背鰭前方數棘較高,雄魚第I-II棘延長為絲狀。體色多變,雄魚紅褐色至黄褐色,體具白色點狀列,但有時不顯;鰓蓋上形成一黑色眼斑。雌魚體色雷同,白色點狀列明顯。幼魚體色橄欖綠。
眼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orpus conspicillatus
體長12公分。喙灰白色,腳褐色,尾短。雄鳥羽色較雌鳥鮮豔,雄鳥身體大部分為綠色,但翅膀、尾羽、下背部和眼睛後方藍色。雌鳥全身為綠色。亞成鳥和雌鳥相似。
共3亞種,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巴拿馬東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西部。
棲息於開闊的林地、森林邊緣、森林中的空地及熱帶的稀樹大草原。大部分的南美洲鵡因森林砍伐而族群減少,然而眼鏡鵡卻因偏好開闊環境而族群增加。常成小群活動,以灌叢和森林底層的葉芽、果實、漿果和草生植物種子為食。覓食時會不斷的發出類似雀科鳴鳥的低音鳴聲。飛行快速但不規律。巢築於樹洞內或白蟻窩內,每窩可產4個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