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遼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遼遠、廣闊。《北史.卷四○.韓麒麟傳》:「若欲取況古人,班馬之徒,固自遼闊。」唐.李商隱〈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詩:「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也作「遼廓」。
露出馬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去偽裝的。在文獻上,類似的情節倒有一個。唐代馮贄的《雲仙雜記》卷九引了唐代張鷟《朝野僉載》中一段「麒麟楦」的故事。這段故事和初唐大詩人楊炯有關。話說楊炯常用「麒麟楦」來取笑在朝為官的人,有人就問他為什麼。楊炯說:「我們在玩麒麟楦時,用驢子來假扮麒麟。把畫了麒麟樣子的外皮往驢子身上一套,從外表看的確很像,但是一把外皮拿掉,到底還是頭驢子啊!缺少內在修養,光穿著光鮮亮麗官服的人不也一樣?」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唐代曾有類似以馬裝扮其他動物的雜耍,或者這種雜耍就是「露出馬腳」的來源。
停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不動。指受某種阻礙,而處於原來狀況,無法繼續發展前進。《北史.卷四○.韓麒麟傳》:「及白曜被誅,麒麟停滯多年。」
天降石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汪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廣的樣子。《文選.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疇能亘之哉。」南朝梁.元帝〈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昂昂千里,孰辨麒麟之蹤?汪汪萬頃,誰識波瀾之際?」
涸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行。〔參考資料〕 《淮南子.本經》逮至衰世,鐫山石,鍥金玉,擿蚌蜃,消銅鐵,而萬物不滋。刳胎殺夭,麒麟不游。覆巢毀卵,鳳凰不翔。鑽燧取火,構木為臺,焚林而田,竭澤而漁。人械不足,畜藏有餘,而萬物不繁兆,萌牙卵胎而不成者,處之太半矣。另可參考:《文子.上禮》
鳳凰來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代以為祥瑞的預兆。《書經.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三國演義》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高官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貴的官位,優厚的俸祿。《魏書.卷六○.韓麒麟傳》:「凶徒姦黨,迭相樹置;高官厚祿,任情自取。」也作「高官重祿」、「厚祿高官」、「尊官厚祿」。
駑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質駑鈍的馬。《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也作「駑駘」。
披星帶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星戴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呂巖〈七言〉詩其四四(據《全唐詩.卷八五七.呂巖》引)向身方始出埃塵,造化功夫只在人。早使亢龍拋地網,豈知白虎出天真。綿綿有路誰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擊劍夜深歸甚處,披星帶月折麒麟1>。 〔注解〕 (1) 麒麟:一種傳說中罕見的神獸。形似鹿,但體積較大;具牛尾、馬蹄,頭上有獨角。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