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5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悄悄冥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子。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不爭他江渚停舟,幾時得門庭過馬。悄悄冥冥,瀟瀟灑灑。」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門半掩,悄悄冥冥,斷腸人和淚夢初醒。」
空空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空曠冷清的樣子。《紅樓夢》第七八回:「寶玉又到蘅蕪苑中,只見靜無人,房內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覺吃一大驚。」
牢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荒涼、靜。《文選.左思.魏都賦》:「臨菑牢落,鄢郢丘墟。」
謐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子。唐.李賀〈昌谷〉詩:「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
無聲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有詩意的圖畫。因畫無法吟誦,故以無聲詩為畫的雅稱。清姜紹書撰無聲詩史,所輯都為明代畫家。宋.黃庭堅〈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圖〉詩二首之一:「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寫作無聲詩。」
形槁心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
色如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臉色慘白,有如滅的灰。唐.皇甫枚《王知古》:「保母忽驚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顧而走入宅。」也作「色若死灰」。
音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音訊、消息。《文選.謝靈運.鄰里相送方山詩》:「各勉日新志,音塵慰蔑。」
一畝之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畝,十步見方的範圍,指面積不大的地方。宮,牆垣。一畝之宮乃指住家面積只有十步見方的大小。形容住屋狹小。《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唐.孟棨《本事詩.崔護》:「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若無人。」
風飛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復卦》三國魏.王弼.注1>天地以本為心者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然至无,是其本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參考資料〕 ■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據《全唐文.卷五三五.李觀》引)帝曰:「吁,周之衰,秦之亡,皆不由之,故龜鼎用遷,乃出元宮。登皇車,騖六龍,建九旒,人馬駢駟,戎車擊輈,非六月之師,異瑤池之遊。雲撓雷厲,風行川浮,震震耀耀,而入於苦寒之陬。……」■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據《全唐文.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