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瀝肝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熙前緒,罔有不服,煙雲改色,鍾石變音,三靈顧望,萬物影響。木運告盡,褰裳克讓,天歷在躬,推而弗有。百庶尹1>,四方岳牧2>,稽圖讖3>之文,順億兆之請,披4>肝瀝5>膽,晝歌夜吟,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
服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食丹藥。《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而又有諸服餌、穀、金丹、玉漿、雲英、蠲除滓穢之法,不可殫記。」
齊宣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國國君。(?~西元前324年)名疆,齊威王之子。曾擊魏救韓,喜文學游說之士。在位十九年,卒諡宣。
炮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刑法。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史記.卷三.殷本紀》:「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有炮格之法。」裴駰集解引《列女傳》:「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也作「炮烙」。
鐵打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武故事》(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領長史1>王必2>,是吾披荊棘3>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之,捨騏驥而弗乘,焉遑遑而更求哉?故教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如故。 〔注解〕 (1) 領長史:領,兼理。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府等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 (2) 王必:?∼西元218,東漢末人,曹操故吏,領丞相長史。後因太醫令吉本等人反操,與嚴匡起兵討伐,中箭而死。 (3) 披荊棘:劈斬荊棘,比喻在創業的過程中克服艱苦。
死有餘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1>當之成,雖咎繇2>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3>。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 〔注解〕 (1) 奏:古代臣下...
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諸侯國。《書經.泰誓中》:「惟天惠民,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唐.李善.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礛䃴:琢磨玉器、刀劍等的磨石。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礛䃴,礪也。」三國魏.曹丕〈劍銘〉:「魏太子丕造百寶劍三,……淬以清漳,厲以礛䃴。」
帶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攜帶兵器。《禮記.曲禮上》「兄弟之讎不反兵」句下唐.孔穎達.正義:「不反兵者,謂帶兵自隨也,若行逢讎,身不帶兵,反家取之,比來,則讎已逃,終不可得,故恆帶兵,見即殺之也。」
無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沒有才藝。《北史.卷四七.陽尼傳》:「子彊,字君大,性疏脫,又無藝,休之亦引入文林館,為時人所嗤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