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抱獨守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李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渝(1944年-),成長於台灣的知名女作家,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1],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她本籍中國安徽,生於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重慶。另外,她亦是台灣知名作家郭松棻的妻子。台大外文系畢業,後來赴美從事藝術史研究、教書與定居的李渝,是台灣保釣運動學生之一。1980年代,重新投入寫作行列的李渝,文筆充滿現代主義,並用特殊純文學筆觸,刻劃政治轉變中的台灣。2006年,教育部主導的少年文學讀本將她短篇小說〈朵雲〉列為1980年代台灣文壇的代表作之一,並稱李渝文字充滿了「留白的藝術」。             ...
研究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或修畢本科相關的學分,通過研究所招生考試,進一步研究高深學問的學生。可分為碩士班與博士班兩級。
伏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賤,生卒年不詳,漢初濟南人。秦時曾為博士。漢文帝欲求其治《尚書》,因年已九十餘歲,年邁不能行,遂遣鼂錯往受,得伏勝口授《尚書》二十九篇,是為今文尚書。也稱為「伏生」。
讀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誦讀儒家經典書籍,如五經、十三經之類。《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母憐其幼,隨之長安,織屢以給方進讀經博士、受春秋。」
討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關鍵字:Social Studies、 the discussion method 參考資料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140-141,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郭強生,1964年04月15日生,台灣人1980年代以小說崛起文壇,留美後於1998年取得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學位,2000年回國投入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之創所工作。具備有作家、文學系教授、文化評論、劇場製作編導多重角色,近年以中西文學關照、創作與理論互動成為其作品特色,現任東華大學英美系主任及文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在文學徬徨的年代》、《2003/郭強生》、《閱讀文化流行閱讀》、《在美國》(中英對照)等書,編有東華創作所文集《偷窺》、《風流》,劇場作品《慾可慾,非常慾》、《慾望街車》、《非關男...
萬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一切因緣。唐.白居易〈酒功贊〉:「萬緣皆空,時乃之功。」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三首次韻之二:「壺中行坐可攜天,何況林間息萬緣。」
艾略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George eliot,西元1819~1880)英國女小說家喬治艾略特。作品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強烈的人類愛,博學深思,並已開始注意人物心理的刻劃。著有《織工馬南傳》、《福洛河上的磨坊》等。(2)(Thomas Sterns Eliot,西元1888~1965)美國詩人兼批評家T.S.艾略特。哈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劍橋、哈佛諸大學講座教授,獲歐美十四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一九四八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荒地》、《四部曲》、《雞尾酒會》等。
守殘保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