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殘保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褚少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居沛。漢代史學家,元帝、成帝時為《詩經》博士。相傳《史記》數篇中,有部分為其所補。
病風喪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弘懷謙,不去官。及賢病篤,弘竟坐宗廟事繫獄,罪未決。室家問賢當為後者,賢恚恨不肯言。於是賢門下生博士義倩等與宗家計議,共矯賢令,使家丞上書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為後。賢1>薨,玄成2>在官聞喪,又言當為嗣,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3>為病狂,臥便利,妄笑語昏亂。徵至長安,既葬,當襲爵,以病狂不應召。 〔注解〕 (1) 賢:韋賢,字長孺,漢魯國鄒人,生卒年不詳。為人質樸少欲,篤志於學。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 (2) 玄成:韋玄成(?∼西元前36),字少翁,漢朝魯國鄒人。韋賢少子。少好學,修父業,謙遜下士,以明經擢為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後以讓爵辟兄事,宣帝高其...
不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轉授、不傳達。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冢文〉:「為壽為夭,寧顯寧晦,銘誌湮滅,姓字不傳。」
稱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揚述說。《國語.晉語六》:「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
不發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
帝王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治國的典範。指仁義之道。《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修易序書制作春秋,以記帝王之道。」《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劇與,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離已。」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y、epistemology、assimilation、accommodation 參考資料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86-90,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大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滿足、很大慰藉。如:「他想到兒子已經取得博士學位,不覺心中大慰。」《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大喜,請入後堂高坐,拜問曰:『……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酥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摻有酥油的茶湯。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折:「兀的不是個茶房,茶博士,造個酥簽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