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33 ms
共 8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梅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中常用的婢女名字。元.白樸《東牆記》第一折:「更有個小妮子,是小姐使喚的梅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緊。」
|
弊衣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破舊的衣服,吃簡單、粗糙的食物。形容生活儉樸。《周書.卷四五.儒林傳.史臣曰》:「達則不過傳講訓冑,窮則終於弊衣簞食。」也作「弊衣疏食」。
|
衣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的式樣和裝飾。[例]她的生活很節儉,衣飾一向樸素大方。
|
正義嚴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正辭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歐陽修,字扑籜,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盧陵人。為文造語平易而情韻綿邈,詩詞清新婉約,為一代文宗。這是歐陽修在讀到張續和李常的文章後,寫下感想贈與石介的一首詩。詩中提到張續和李常,就像是未經琢磨的玉石,可說是天下的瑰寶。他們的文章嚴正有力,義理充分,詞語質樸而不鄙俗;雖古雅的風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純而不雜。後來「義正辭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辭嚴意正」演變而出,用來指義理正當,措詞嚴厲。
|
桃花源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陶淵明作有桃花源詩并記。記文敘述一漁夫沿溪捕魚,遇有桃花林,乃循桃花林而上,於盡頭處的洞口發現一與世隔絕的村落。村中人民安居樂業,不與外界往來,自稱先祖為避秦亂世,而遷居於此地。桃花源詩則描寫村中人民古樸無華、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陶淵明對心中理想世界的描述。
|
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場所、處所。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俺這裡不是嬴姦買俏去處。」《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處,或者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
|
凡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凡庸碌而不突出。《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絳侯周勃始為布衣時,鄙樸人也,才能不過凡庸。」
|
飛花點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琵琶曲。樂譜最早見於江陰抄本《文板十二曲》。《瀛州古調》也收入此曲,經劉天華整理加工後,在南北方各地廣為流傳。這是一首寫景的抒情曲,旋律婉轉細膩,風格古樸。描繪霜寒時節風吹雪花映松柏,松柏青翠傲飛雪的清雅、高潔的意境。
|
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以後,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係,且逐步融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也稱為「南樂」。
|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