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驅而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烽燧,然後敢牧馬。夫匈奴獨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國之盛,萬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彊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1>,力不能入魯縞2>。夫盛之有衰,猶朝3>之必莫4>也。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敺,難以為功;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意者有它繆巧可以禽之,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臣...
推賢進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舉賢人,引進學者。唐.姚崇〈答張九齡書〉:「近蒙獎擢,勵駑庸,每以推賢進士為務,欲使公卿大夫稱職。」
大道康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康莊大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康莊大道」原作「康莊之衢」。稷下,是春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齊國曾在此設稷下學宮,招攬文學游士數千人,成為戰國時的學術中心。齊威王時,為嘉許聚集於稷下講學議論的文學游士: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等人,任命為列大夫,並且為他們建築高大的屋宅、平坦暢達的大路,受尊重、恩寵。後來「康莊大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四通八達的大路。亦用來比喻光明的前途。出現「康莊大道」的書證如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銜勒不齊之故。」
勞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耗費人力與財力。《漢書.卷二九.溝洫志》:「若乃繕完故隄,增卑薄,勞費無已,數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絕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滅盡。《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朕若負前盟,子孫絕滅。」《紅樓夢》第一三回:「誰不知我這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如今伸腿去了,可見這長房內絕滅無人了。」
銳未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則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不聽廣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 〔注解〕 (1) 廣武君李左車:漢初名士,生卒年不詳。 (2) 成安君:陳餘,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詳。好儒術,與張耳為刎頸交。陳勝起兵,陳餘與張耳立武臣為趙王,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後來張耳降漢,與韓信破陳餘於井陘,餘被斬於泜水上。 (3)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擊趙、降燕、破齊,封為齊...
羅馬數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羅馬人記數所用的數字。現在通常多已不用,只在鐘錶面、書籍卷目、頁次、西曆紀年等記數時使用。數字只有七個,以字母代表,Ⅰ為一,&9a74._104_0.gif;為五,Ⅹ為十,L為五十,C為百,D為五百,M為千。用法有五種:一、重用各字,如Ⅱ為二。二、多數字之右置少數字表示相加,如Ⅶ為七。三、多數字之左置少數字表示相減,如Ⅳ為四。四、多數字之間置少數字以前述二、三項的方法結合起來表示,如ⅩXⅣ為二十四。五、附橫線於字上表示千,如&9a74._104_0.gif;為五千;諸數可類推。
年產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的生產總值。如:「公司全面更新生產機具後,各項貨品的年產值因而增。」
汗馬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趨末作。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姦財貨賈得用於市,則商人不少矣。聚歛農,而致尊過耕戰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高價之民多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楚策一》。 (2) 為:音ㄨㄟˊ,使。 (3) 誅:懲罰、殺戮。 (4) 私家:營私以利于家。〔參考資料〕 《戰國策.楚策一》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於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里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不至十日而距扞關。
借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詩文中的對仗方式。可分為兩類:一、借音為對。如唐朝孟浩然的〈裴司士員司戶見尋〉詩「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中「楊」借「羊」音與「雞」對;劉禹錫的〈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鴻」借「紅」音與「白」對。二、借義為對。如唐杜甫的〈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詩中「尋常」義為平常,但古時八尺為尋,尋為常,故以其長度單位義與數字「七」、「十」相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