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捐軀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犧牲生命,報效國家。《元史.卷一五三.王檝傳》:「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精忠岳傳》第一六回:「我想做了武將,固當捐軀報國。」
|
毋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非、莫非、未免、只恐,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昭公十六年》:「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聊齋志異.卷一.青鳳》:「旨酒自飲,不一邀主人,毋乃太吝?」也作「無乃」。
|
聲淚俱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01.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
肅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
措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時鄭國國君。性忌刻,因弟段與母武姜圖謀王位,故伐段,遷母於城潁,誓曰:不及黃泉不相見。在位四十三年,諡莊。
(2) 甚:勝、超過。
|
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楊寶曾救治遭鴟梟襲擊的黃雀,後黃雀傷癒飛走。某夜有黃衣童子贈楊寶白環四枚。典出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後以銜環比喻報恩。唐.王縉〈青雀歌〉:「莫言不解銜環報,但問君恩今若為。」《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早回家鄉,誓當銜環結草。」
|
地藏王菩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傳說他受佛付託,於佛滅後,發誓度盡地獄中的一切眾生,因常現身於地獄,救眾生苦難,故世稱「幽冥教主」。[例]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
|
執迷不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止梅蟲兒、茹法珍而已。諸君咸世冑羽儀,書勳王府,皆俛眉姦黨,受制凶威。若能因變立功,轉禍為福,並誓河、岳,永紆青紫;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赦,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勉求多福,無貽後悔。賞罰之科,有如白水。
|
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諸侯國。《書經.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唐.李善.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
罪惡貫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惡貫滿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尚書》之名原意為上古之書,屬於泛稱,後來才成專名。「尚書」一名的原意,即指古代的公文。〈泰誓〉這一篇是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時,大會諸侯於孟津,對將士們的誓師的宣言。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百姓生活痛苦,諸侯也懷有異心。當時有一個叫姬昌的諸侯(即後來的周文王),在他的封地上施行仁政,廣得民心和諸侯的支持。姬昌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便率領諸侯起兵伐紂。軍隊在孟津渡過黃河,準備進發商都朝歌。此時周武王聚集軍隊,發表誓師宣言說:「商朝的罪惡就像用繩子貫穿錢幣,已經完全穿滿了!現在不是我要去討伐商朝,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