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89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水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佛教、道教普度前夕,招引水中孤魂的民俗儀式。相關習俗在佛教傳入前,從未見於中國古代文獻,到了唐代才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應與佛教的引入有關。到了明代以後,則逐漸普及於民間。尤其是佛教的僧侶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時放水燈,以照亮冥路,讓水中的鬼魂和餓鬼,來接受施。「放水燈」的節俗在臺灣多和普度儀式結合,除了在中元節會放水燈外,有些地方在建醮時,也會在普度前放水燈。
千緒萬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頭萬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自試令〉(據《文館詞林.卷六九五》引)令:吾昔以信人之心,無忌於左右,深為東郡太守王機、防輔吏倉輯等任所詿白,獲罪聖朝,身輕於鴻毛,而謗重於太山。賴蒙帝主天地之仁,違百寮之典議,三千之首戾,反我舊居,襲我初服,雲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國,楗門退掃,形影相守,出入二載。機1>等吹毛求瑕2>,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注解〕 (1) 機:王機,三國魏人,曾任東郡太守,生卒年不詳。 (2) 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過失缺點。瑕,玉之小病。見「吹毛求疵」。
眷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念、依戀不。《文選.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宋.蘇軾〈屈原塔〉詩:「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義粟仁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善心人士所施的物品。
騎牛覓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邊,反而近求遠,向外追尋。《景德傳燈錄.卷九.福州大安禪師》:「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也作「騎驢覓驢」。
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己救世,不辭勞苦。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本逐末」。見「本逐末」條。01.《戰國策.齊策四》:「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其形式。
殺生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 (5) 爵: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6) 祿:俸給、官俸。 (7) 廢:停止、棄。 (8) 置:建立、設立。 (9) 殺:殺害。 (10) 生:生存。 (11) 予:給予。 (12) 奪:奪取。〔參考資料〕 《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衰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ㄌ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 (7) 施賑:施財物救濟貧苦之人。賑,音ㄓㄣˋ。 (8) 班:分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