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8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因大路上有許多岔路,岔路中又有岔路,縱使多人搜尋,亦無法找回。典出《列子.說符》。比喻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易使求道者誤入迷途,以致一事無成。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三.中庸第二十五章一》:「而諸儒之言,故為紛糾,徒俾歧路亡羊。總以此等區處,一字不審,則入迷津。」也作「多歧亡羊」。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由正大、充分,則氣盛而無所畏懼。《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只要我們理直氣壯,怕他怎的?」《文明小史》第一○回:「辦捐一事,我是理直氣壯的,小小百姓,膽敢違旨抗官?」也作「氣壯理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某一事情、情況以外或以後的時間。如:「課餘」、「業餘」、「公餘」。唐.孟浩然〈行出東山望漢川〉詩:「雪餘春未暖,嵐解晝初陽。」
一見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水滸傳》第五八回:「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是青面獸楊志。他二人一見如故,便商議救兄一事。」
庸庸碌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凡無奇,沒有作為。[例]庸庸碌碌的過日子,終會一事無成。
耿耿於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某事長久縈繞於心中,不能釋懷。[例]她對聯考失常一事,直到現在仍耿耿於懷。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崩離析,積弱不振。唐代樊綽的《蠻書》為雲南史籍,記載了此段歷史,對於阿姹母子求蒙歸義起兵代為征討崇道一事寫到:「阿姹又訴於歸義,興師問罪。」這裡的「興師問罪」就是指發動軍隊前去討伐有罪者。今日則多用來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
捕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掌握某一事物的特質,使其呈現出來。[例]他擅長用鏡頭捕捉山林之美。
襯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另一事物暗示,以顯露本意。如:「這款晚禮服更加襯托出她那雍容華貴的氣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謹防外界誘惑,因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西遊記》第五○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帳。」後用以比喻一事興起,又會有一事超過其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