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正的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賢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愚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的原因。因此他勸諫梁孝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應該與賢臣們肝膽相照,共同治理國政。梁孝王在看了這封書信後,就派人把鄒陽放出來,並且成為他的貴賓。後來「放蕩」和「不羈」典源被合用成「放蕩不羈」,用來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口和庭院像市場一樣的熱鬧。形容求見的人很多。[例]自從公司準備擴編的消息傳出,董事長辦公室立即門庭若市。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文風大盛。但為學之人雖多,有所成就之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但真正學有所成的人卻像麒麟的角一樣稀少。」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鳳毛麟角」,用來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洛陽:東周的首都,為蘇秦的故鄉。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3) 蛇行匍伏:像蛇一樣曲身在地上爬行。匍,音ㄆㄨˊ。伏,伏地而行。。 (4) 倨:傲慢無禮。 (5) 季子:蘇秦的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睡臥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邊,旅店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有煮熟呢!他感到很驚訝,所看到的事物都和原來的一樣,就說:「難道那些榮華富貴,都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嗎?」道士回答說:「現在你應該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粱一夢」,用來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似幻,終歸泡影。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隻愈肥。因此,當獲問這個問題時,市場管理員回答說:『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道」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風吹草動,都以為是敵兵。語本《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比喻緊張、恐懼,疑神疑鬼。《孽海花》第二五回:「我聽了這話,心裡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