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囈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實際或無稽的言談。[例]這種毫無意義的囈語實在不必理會。
意氣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據《唐荊川先生文集.卷六》引)弟近來深覺往時意氣用事1>,腳根不實之病,方欲洗滌心源,從獨知2>處著工夫。待其久而有得,則思與鄉里後進、有志之士共講明焉,一洗其蟻羶鼠腐、爭勢競利之陋,而還其青天白日、不欲不為之初心。 〔注解〕 (1) 用事:處理事務。 (2) 獨知:獨,獨處。知,致知。
誹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布不實言論而損壞他人名譽。《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紅樓夢》第九回:「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寫的人費盡心思,卻缺少實用價值。所以揚雄用「彫蟲篆刻」比喻講究詞藻麗句的辭賦,創作者雖然費心,卻不實用,難成大道,只是雕蟲小技而已。後來「雕蟲小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或用來比喻文學,如《北史》李渾傳:「嘗謂魏收曰:『彫(「彫」通「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或自謙文學卑微,或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虛而不實的。如:「浮名」、「浮文」。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作為宮墻;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中,被天下人讚美,是什麼緣故呢?就由於不實施仁義而使攻守的情勢發生了變化啊! 補充相似詞:深思熟慮 深圖遠慮 實例林校長做事情一向深謀遠慮,讓人非常放心。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6%B7%B1%E8%AC%80%E9%81%A0%E6%85%AE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擇人,務合黨眾,違先聖人交友之義,此非厚己輔仁之謂也。吾觀魏諷,不脩德行,而專以鳩合3>為務,華而不實4>,此直攪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復與通。」偉不從,故及於難。 〔注解〕 (1) 廙:劉廙(西元180∼221),三國魏南陽安眾人,字恭嗣。初為曹操丞相掾屬,轉為五官將文學。魏初,為黃侍郎。弟劉偉與魏諷謀反,本應誅,曹操赦之。魏文帝時,官至侍中,賜爵關內侯。廙,音|ˋ。 (2) 諷:魏諷(?∼西元219),東漢末沛國人,或為濟陽人,字子京。鍾繇任為西曹掾,後與長樂衛尉陳禕謀畫襲鄴城,攻擊曹操。陳禕向曹操告發其謀,魏諷遂被殺。 (3) 鳩合:集合、召集。鳩,音ㄐ|ㄡ。 (4) 華而不...
荒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誇大不實。唐.韓愈〈桃源圖〉詩:「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誇大不實。如:「侈談」、「放言侈論」。《文選.左思.三都賦序》:「侈言無驗,雖麗非經。」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駐軍。這段文字中的「先張聲勢」,指的是誇大聲威,張揚氣勢,後來「張」多作「虛張」,以加強語義中「誇大不實」的涵義,「虛張聲勢」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用來形容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出現「虛張聲勢」的書證如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