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中的花,水裡的月。比喻空幻不實在。《鏡花緣》第一回:「小仙看來即使所載竟是巾幗,設或無緣,不能一見,豈非『鏡花水月』,終虛所望麼?」也作「水月鏡花」、「水月鏡像」。
巧言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為驩兜這個惡人煩心?何必驅逐苗族?又何必怕巧言令色的小人呢?文中的「巧言令色」就是指表裡不一、虛偽不實的小人,是有德之人所憎恨、避而遠之的。所以孔子也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後來「巧言令色」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矯情虛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弄虛作假、好高騖遠、華而不實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時,感動了六欲諸天神,紛紛撒下各色的香花,以表讚歎。在《心地觀經.卷一.序品偈》即有記載:「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另外,在宋朝張敦頤的《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及呂祖謙的《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記載一個故事: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有位雲光法師,道行高妙,講經感動了上天,各色香花紛紛落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華亂墜」,用來形容說話動聽。後世多作「天花亂墜」,改「華」為「花」,也用來形容浮華不實的言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不實的。通「飛」。如:「流言蜚語」。
樸實無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華而不實
人言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輿論的力量很大,令人畏懼。後多指流言、不實的傳聞令人生畏。語本《詩經.鄭風.將仲子》。[例]人言可畏,我勸你行事還是謹慎些才好。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如:「某些人喜歡在他人背後製造流言蜚語。」也作「流言飛文」。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像金玉般華美,內裡卻盡是破棉絮。形容外表美好而內質破敗。語出明.劉基〈賣柑者言〉。 △「華而不實」、「虛有其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