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境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情況、層次。《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人居世間,總被他顛顛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實,境界偶然。」《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同一個年、月、日、時,一個是這般境界,一個是那般境界,判然不合。」也作「境地」。
將信將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條。 01.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二折》:「師傅苦勸弟子回頭,弟子半信半疑。若是形山好景,惟恐不實。」 02.《紅樓夢.第一○一回》:「大了道:『奶奶大喜!這一籤巧得很。……』一面說,一面抄了個籤經交與丫頭。鳳姐也半信半疑的。」
天誅地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誅地滅」多用於發誓、賭咒,如違誓言咒語,必為天地所殺,形容所作所為,天地不容。宋朝朱暉《絕倒錄.養脾丸》中記載,商人李生在市場上賣養脾丸,並在攤位前張貼巨大的告示,上寫:「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意思是:不能使丁香和木香這兩種藥調和,則他將招致天地誅殺。後來,他果然因為用藥不實得到報應,在一天夜裡喝醉酒而溺死在河中。後來「天誅地滅」演變為成語,多被用於發誓、賭咒,如違誓言咒語,必為天地不容而遭誅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實的話或傳聞。[例]造謠、闢謠、謠言
一而再,再而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好幾次。《蕩寇志》第三九回:「那廝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豈知他油蒙了心,一而再,再而三,直把上頭弄得惱了,就說他『謗毀大臣,語多不實』,輕輕的一道上諭,將他革職。」
花拳繡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好看而不實用的拳術。《西湖二集》卷三四:「相處一班惡少:葉宗滿、徐惟學、謝和、方廷助等,都是花拳繡腿,好剛使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人。」
誣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過錯或不實的事情推到別人身上。[例]你最好弄清真相,別誣賴好人。
半信半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點兒相信,也有點兒懷疑,對於是非真假無法判定。如:「由於眾說紛紜,導致大伙兒這件事情仍是半信半疑,無法判定真假。」《孤本元明雜劇.洞天玄記.第二折》:「師傅苦勸弟子回頭,弟子半信半疑。若是形山好景,惟恐不實。」《紅樓夢》第一○一回:「如今老爺放了外任,或者接家眷來,順便還家,奶奶可不是『衣錦還鄉』了。一面說,一面抄了個籤經交與丫頭。鳳姐也半信半疑的。」
毀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詆毀、中傷。漢.王充《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也作「譭謗」、「謗毀」。
揭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公布、宣布。《宋史.卷一七七.食貨志上五》:「又令州縣錄丁產及所產役使,前期揭示不實者,民得自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