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可以作為警戒、警惕的事。如:「前車之鑑」。《墨子.非命下》:「為鑑不遠,在彼殷王。」
行屍走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負笈:背著書箱,比喻出外求學。笈,音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近、不遠。[例]邇來、名聞遐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如:「老叟」。《孟子.梁惠王上》:「叟,不遠千里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借鏡。《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聚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戴逵〈貽仙城慧命禪師書〉:「是以不遠瀟湘,來儀沔陸;植杖龍泉,仍為精舍;迴車馬谷,即創伽藍。鑿嶺安龕,詎假聚沙成塔;因山搆苑,無勞布金買地。」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舉兩全注音︰| ㄐㄩˇ ㄌ|ㄤˇ ㄑㄩㄢˊ漢語拼音︰yī jǔ liǎng quán釋義︰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01.《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郭淮》:「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 02.《西遊記.第五四回》:「一則不傷了他的性命,二來不損了你的元神;這叫做『假親脫網』之計。豈非一舉兩全之美也?」 參考詞語︰一舉兩利注音︰| ㄐㄩˇ ㄌ|ㄤˇ ㄌ|ˋ漢語拼音︰yī jǔ liǎng lì釋義︰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01.宋.蘇洵〈衡論議法〉:「夫使有罪者不免於困,而無辜者不至陷於笞戮,一舉而兩利,斯智者之為也。」 參考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距離、相距。《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乃救鄭,及留舒,違穀七里,穀人不知。」《禮記.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一定要‘懲前毖後’(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汲取教訓,小心謹慎的辦事,以免再遭禍害)。」 近義殷鑒不遠 反義重蹈覆轍 造句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懲前毖後,成功將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闊、寬廣。《禮記.月令》:「食稷與牛,其器圜以閎。」《淮南子.齊俗》:「故其見不遠者,不可與語大;其智不閎者,不可與論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