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困境,荷蘭當局又以增加稅目來修補財政缺口,荷漢關係日漸緊張。(註2)與此同時,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徵收人頭稅的時候又頻頻引起紛爭──徵收人員橫行霸道、敲詐勒索、藉口臨檢人頭稅單侵入民宅、偷竊,稅目罰款本已重重,這樣的衝突使漢人更加不滿,最後爆發反抗。 經過1652年9月7日,赤崁的農墾業主郭懷一密謀聚眾,8日破曉攻打赤崁市街,燒毀荷蘭人房屋、殺害荷蘭人及其僕人,當地居民紛紛逃往公司馬廄據守。熱蘭遮城當局聞訊,立刻召集火槍兵渡台江內海反擊,起事群眾不敵...
頭暈目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腦昏沉,視覺模糊。如:「校對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真令人頭暈目眩。」也作「頭昏眼花」。
天女散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大雪滿天紛飛或類似飛雪的傾向。 解釋形容花落滿地;或是形容事物由天而降,散布開來。 例句撒落在對新人頭上的彩帶,宛如天女散花一般。
預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先推想得見。如:「他一向勤勉奮發,出人頭地是可以預見的。」
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舒服、滿意。《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果若不要我,把那個鬆箍兒咒念一念,退下這個箍子,交付與你,套在別人頭上,我就快活相應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摔、扔。《水滸傳》第二六回:「把那婦人頭望西門慶臉上摜將來。」《西遊記》第三一回:「只見行者提著兩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摜。」
嬰幼兒氣質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礙或挫折時,繼續維持原活動的傾向。堅持度低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堅持度高的孩子很固執,有時很可能令人頭疼。反應閥: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包括視、聽、味、嗅、觸及社會覺﹝指察言觀色的能力﹞。反應閥低的孩子卻容易讓人誤解為遲鈍或不經心。適應性:孩子適應新的人、事情、情況或場所難易的程度。適應度低的孩子在建立新的習慣、適應新的環境及團體生活都較困難。反應強度:孩子對於內在或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激烈程度。反應度強大的孩子高興時大叫大跳,生氣時大哭大鬧,常讓別人受不了,也容易高估他的本意,反應強度小的孩子情緒反應不明顯,不...
自我防衛機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地方要求表現,以彌補原先的缺憾問題,例如孩童時期,如在課業上無法獲得良好的成績,將會轉往運動場上出人頭地。 合理化作用當事人在面對挫折時,會以合理的理由或藉口來說服自己,以減少自己所受到的衝擊以及傷害。 退化作用當事人受到嚴重的衝擊、挫折以及壓力時,將會產生幼年時期的行為模式,例如表現出嚎啕大哭、退縮、吸允拇指等等的行為,利用生命早期來滿足其安全感。 認同作用當自我無法達成自己的期許時,內心多多少少會產生失望以及焦慮感,因此未達到這些願望,將會模仿自己所仰慕的對象,以增進自我價值感。 昇華作用當事人將一些不被允許的行為...
高人一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出人頭
投名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入夥的強盜,須殺一人並將人頭交給首領,用以表示真誠,稱為「投名狀」。《水滸傳》第一一回:「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