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頭鍾酒,講人頭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宴席上喝第一杯酒,講第一句話。意謂具有崇高的身份地位。
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際關係。《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有甚麼事,他人頭兒也很熟,吩咐了,就好辦的了。」
2.人的品格、儀表或能力。如:「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頭兒?竟然能吸引這麼多仰慕者的眼光。」
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人頭在金融機關所開設的戶頭。多用來詐騙錢財,逃避法律責任。如:「有些人被利用開了人頭戶,自己還蒙在鼓裡而不知。」
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願提供身分證及印章,為不熟識的第三者作保,稱為「人頭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或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人頭」、「牛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鶴立雞群、佼佼不群、卓絕群倫、卓爾不群、出人頭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儒林外史》第一二回:「當夜萬籟俱寂,月色初上,照著階下革囊裡血淋淋的人頭。」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伐齊經過魯國,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為明主,就是因為他們明白士人的尊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