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境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明瞭尚,以適應新環境。參見「入國問」條。宋.蘇軾〈密州謝上表〉:「入境問,又復過於所期。」
敦世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民敦厚,世風振興。宋.蘇軾〈御試制科策〉:「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敦世厲,則無其具。」也作「敦風厲」。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民間的文學作品。如歌謠、小說、變文、彈詞、寶卷等。也稱為「通文學」。
傖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鄙平凡的人。如:「這雖是傖夫人的見識,卻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入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一個新的國境,先打聽當地的風習慣,以免觸犯禁忌。語本《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入門而問諱。」比喻明瞭尚,以適應新環境。也作「入境問禁」、「入境問」。
疾世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不合理的社會型態或風尚表示憤慨。如:「失意的人難免會有疾世憤之慨!」也作「忿世嫉」、「憤世嫉」。
超塵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塵世,不同於流。如:「他風度翩翩,給人一種超塵拔的感覺。」也作「絕塵拔」。
白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沒有見識的人。《孤本元明雜劇.龐掠四郡.第一折》:「往來無白丁客,談笑有上士高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化的涵義可從兩方面來討論:其一,就生活方面來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結果,使西方人醒悟到理性的重要性,逐漸對原先的出世、節欲、注重來世準備的生活觀,感到懷疑,轉而講究把握現世,追求個人的快慰,追逐於此生此世的生活價值,因此一種復古的,追逐古代希臘、羅馬人的世生活的價值受重視;進而對禁錮在獨斷的宗教信仰,以及由此而表現在哲學、文學、藝術、戲劇、詩歌等方面出世的生活觀,產生了厭倦,現世的生活觀,遂取代了出世的生活觀。其二,就教育方面而言,歷經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及科學發展,影響教育的世化。首先人們開始相信科學為人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定律,以為在政治、經濟、天文、教育等各方面,均應對此等自然...
積習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習慣久了即變成風。晉.申紹〈上疏陳時務〉:「宰相侯王,迭以侈麗相尚,風靡之化,積習成,臥薪之諭,未足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