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九死一生,死裡逃生,劫後餘生反義:在劫難逃,死於非命辨似: 「虎口餘生」及「劫後餘生」都有倖存生命的意思。 「虎口餘生」用於歷經危險;「劫後餘生」多用於天然災難的層面上。 虎口餘生 劫後餘生 辨似例句 ○ ㄨ 這場車禍只有他一人倖免於難,真是~。 ㄨ ○ 凡是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的人,都有~的感覺。
史金納(Skinner)的操作制約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家以強化,從而建立刺激→反應連結的歷程。他解釋決定個體操作性反應的因素時,採用強化取代獎賞的意義。凡是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叫強化,產生強化作用的刺激稱強化物。史金納箱----簡單而涵義複查的儀器。說明個體的一切行為改變(指學習),乃是決定其本身對環境適應的結果是受甚麼控制的、是沒有自由的。在教學上的應用:根據史金納操作條件用學習理論發展出。1. 編序教學。2. 電腦補助教學。3. 精熟學習。4. 個人化系統教學。 一九六零年代有名的行為學派鼻祖:史金納用白鼠作實驗的裝置叫史金納箱,壓下桿得食物,並改進...
季布一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諾千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諾千金」原作「季布一諾」。據《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載,漢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樂於助人,很講信用,凡是答應過的事,一定會設法辦到,因此享有盛名。當時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財物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聽說季布作了大官,就請求竇長君介紹他去見季布。但是竇長君跟曹丘生說季布不喜歡他,勸他不要去,但曹丘生還是央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竇長君勉為其難地答應。曹丘生拿了介紹信就馬上去拜訪季布,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
一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紅樓夢》第五五回:「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是自有我一番道理。」
起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人在一起搗亂、湊熱鬧。《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但凡是候選的,會試的到來,他們便起了鬨,有一沒一的把些東西亂塞。」也作「起烘」。
灌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傳授,亦有學者稱為灌輸。從一個角度看,這些內容事實上係指宗教、政治及道德等領域的教學。3. 意圖:凡是主張對於信念的種類不加限制的學者,大致是採取教師的意圖、動機這一規準,區別灌輸與其他形式的教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灌輸英文關鍵字:indoctrinating 參考資料黃光雄著。課程與教學,1996年初版,頁180,師大書苑。
因人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吧!你們只是庸碌的隨從,不過靠人成事罷了。」 應用「因人成事」這句成語源自上述故事毛遂最後說的話,凡是有人能力不好,又不盡力做事,處處只倚賴別人幫忙他完成,我們便說這個人只會「因人成事」,含有嘲諷鄙視的意思。(註1)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58。註2:成語故事集,張行編著,龍韻出版社,頁199、200。
繞樑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娥投宿一家旅店,因為貧困,韓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聲音是那麼悲涼,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覺得好像沉浸在哀怨裡。一時間,“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聲之動人,乃至於此。因此後世就有了“餘音繞樑”、 “繞樑三日”的成語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聲和音樂的魅力。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餘音繞樑ˋ餘音裊裊 相反詞<<無>> 5.例句...
古今中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最廣泛的時間和空間。[例]古今中外,凡是立大功、做大事的人,都是先吃盡苦頭,最後才成功的。
面惡心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很凶惡,內心卻很和善。如:「他是面惡心善,凡是慈善事,他一定幫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