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2.7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胥匠石,無一高下其手,而民無所用賂。」 02.《清史稿.卷二八八.張廷玉列傳》:「刑部引律例,往往截,但用數語,即承以所斷罪;甚有求其彷彿,比照定議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參考詞語︰移手上下注音︰|ˊ ㄕㄡˇ ㄕㄤˋ ㄒ|ㄚˋ漢語拼音︰yí shǒu shàng xià釋義︰猶「上下其手」。見「上下其手」條。 01.明.瞿式耜〈顯考府君行狀〉:「當新舊交乘之會,更文移舞弄之秋,易嚮東西,移手上下,一切已行規制,束之高閣。」
重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反覆相同。《北史.卷三三.李孝伯傳》:「棄產營書,手自削,卷無重複者四千有餘矣。」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清史稿.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而我國新定之國籍法,則採用血脈主義。根本解釋,迥然不同。彼之欲加附則者以此,我之堅持去亦以此。」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板:儒學經書在南宋後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稱為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 (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是從先秦到南宋,經書逐漸增的結果,歷代研究十三經的學問稱為經學。目錄1 歷史1.1 “經”1.2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1.3 影響較小的分類2 十三經簡介2.1 詩經2.2 尚書2.3 禮記2.4 易經2.5 周禮2.6 儀禮2.7 春秋左傳2.8 春秋公羊傳2.9 春秋穀梁傳2.10 論語2.11 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書寫符號,表示除、截取或答案正確。如:「書寫正確的請打勾。」
3.掉、取消。如:「新愁舊恨,一筆勾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三章約注音︰ㄙㄢ ㄓㄤ ㄩㄝ漢語拼音︰sān zhāng yuē釋義︰僅有三條的法律約定。典出「約法三章」。見「約法三章」條。 01.清.吳世涵〈雜詩〉:「欲使吏無欺,科條繁辭,有如三章約,吏知官亦知。」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慘了待月西廂下。你將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張敞眉兒畫。強風情措大,晴乾了尤雲殢雨心,悔過了竊玉偷香膽,抹了倚翠偎紅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 (2) 著:音ㄓㄨㄛˊ,命令、差使。 (3) 偌:音ㄖㄨㄛˋ,如此、這麼。 (4) 風流隋何,浪子陸賈:張君瑞自比聰明才智如隋何、陸賈。隋何,漢初智謀之士,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時,曾說服淮南王英布叛楚歸漢;陸賈,漢初智謀之士,生卒年不詳。從漢高祖定天下,長於口辯,曾出使南越說趙佗稱臣。 (5) 波:元曲科白中常用作語助詞,置於句中或句末。同「吧」。 (6) 社家:宋元時指某些組織或團體中的人。此處指擅長猜...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載,隋文帝開皇年間,朝臣根據前代舊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種刑法,並且採納及增北齊十大惡刑的條目,按上「十惡」這個名稱,分別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大罪刑。規定只要是犯了這十大罪刑其中一種,和因為殺人已經被判刑確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範圍之內。後來這個典故被濃縮成「十惡不赦」,用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 2、「九流」:《漢書.卷一○○.敘傳下》虙羲畫卦,書契後作,虞、夏、商、周,孔纂其業,篹《書》《詩》,綴《禮》正《樂》,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學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1>人是滅,漢2>修其缺,劉向3>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述〈藝文志〉第十。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時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不仁,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漢: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自漢高祖劉邦滅秦起,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餘之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將整體條理劃分,進而歸納成的各個類別。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李充傳》:「于時典籍混亂,充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部,甚有條貫,秘閣以為永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