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與實際相符。《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紅樓夢》第二八回:「寶玉聽說,不覺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虛傳!』」也作「名不虛立」、「名不虛行」、「名不虛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炫耀、顯露。如:「賣弄」、「賣乖」、「倚老賣老」。《莊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崔駰(?∼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人。年少時便與班固、傅毅齊名,學問淵博,擅長文章。由於致力研讀典籍,因此並不汲汲於追求仕宦。當時即有人譏諷說崔駰此人性格太過沈靜,少與人互動,日後恐怕會有名聲與才能不相符合的情況。崔駰於是寫下〈達旨〉來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時人勸進投入仕宦生活的話,其中就引錄《易經》的話說:「聖人備置實物是要讓人使用」。又說「功業尊高盛大,然後可以受人觀仰,而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
樹大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長得高大時容易受到風吹。比喻個人名聲太大,容易招來妒嫉毀謗。《西遊記》第三三回:「你死該當,只難為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金瓶梅》第四八回:「樹大招風風損樹,人為名高傷喪身。」也作「樹高招風」。
批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評論是非好壞。通常針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或加以攻擊。《紅樓夢》第一九回:「天下山水多著呢,你那裡知道這些。等我說完了,你再批評。」《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我這門樣一鬧,學堂中人一定要批評我,把我從前的名聲,一齊付之東流了。」
玷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辱、侮辱。[例]時時謹言慎行,才不會玷汙清白的名聲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2>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3>鎖,伏4>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
口碑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對人事物一般褒揚的題辭。形容其人有好的名聲,顯揚於外。亦可用於對政界人士的題辭。形容從政者有好的治績,普受百姓人民之好評。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大名鼎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名揚四海,名滿天下,名聞遐邇,赫赫有名,舉世聞名反義:不見經傳,沒沒無聞,無名小卒辨似: 鼎,音ㄉ|ㄥˇ。鼎鼎,盛大的樣子。不可寫作「頂」。 「大名鼎鼎」及「赫赫有名」都有名聲很大的意思。 「大名鼎鼎」多只用來形容人;「赫赫有名」除形容人外,亦可形容事物。 大名鼎鼎 赫赫有名 辨似例句 ○ ○ 李先生在畫壇上~,是位極為傑出的畫家。 ㄨ ○ 這是本~的小說,曾經得過諾貝爾獎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