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指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文字,及記錄、整理、保藏,要有語文活動。5. 人是感情動物,生活富有情趣的,要有藝術活動到美化的境地。 三、影響1.五指活動教學法影響我國幼兒教育最深也最久。2.目前幼教界多朝開放啟發、創造思考的策略努力,已很少幼稚園沿用此教學法,但亦仍有不少幼稚園脫離不了此種教學模式。 四、優缺點(一)優點1.教材內容能與單元主題連貫(縱的連貫),並把握各課程的特點。2.配合德、智、體、育、群、美五育平衡的設計原則,提供教師分析內容是否平衡的參考。(二)缺點1.以知識、教材為中心,較少注意啟發與創作的引導。2.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法...
月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為西域古國。本居敦煌、祁連間,在今甘肅省中部西境及青海東境地,漢時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羅城,號「大月氏」。後漸強盛,在今印度河流域克什米爾、阿富汗及蔥嶺東西之地,其東留未去的,號「小月氏」,在今甘肅張掖及青海西寧等縣地。也稱為「大月氏」、「月支」。或讀為ㄖㄡˋ ㄓ ròu zhī,ㄖㄨˋ ㄓ rù zhī。
別有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指境界、境地。在詩中,詩人被問到為什麼在碧山佇足停留,詩人笑了笑沒有回答,只覺得心中安靜閒適,看著凋零的桃花順著流水無聲無息幽靜逝去,這樣秀麗的景象,引人入勝。後來「別有天地」被用來形容風景秀麗,引人入勝,亦用來指另有一番境界。如唐代牛僧孺《玄怪錄.卷三.張左》記載:一日君曹覺得耳中有車馬聲,才躺到床上,就看到兩個童子駕著牛車從他的耳中駛出,並自稱來自兜玄國。君曹就問兜玄國在那?童子回答在他的耳內。君曹不信,於是童子讓君曹看他的耳朵。一看,「乃別有天地」,另有一番境界。
心凝形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列子皇帝:「而後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骨肉都融。」 2.語譯 形容達到專注忘我的境地。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無>> 相反詞 <<無>> 5.例句 午夜獨自來到這海邊一角,靜聽浪打海岸,令人心凝形釋,煩惱盡拋。
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境界、境地。唐.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前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未來的境地。《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師父脫了這場大難,自此,前途吉慶無虞。」
生民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在極端困苦的境地。北周.庾信〈傷心賦〉:「在昔金陵,天下喪亂,王室板蕩,生民塗炭。」《封神演義》第八回:「四海分崩,八方播亂,生民塗炭,日無寧宇。」也作「生靈塗炭」。
吠陀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現存有一百多部,其核心問題是思考世界的本源、人的起源以及凡人如何能夠皈依於這個本源,達到歸於永恆的境地。奧義書認為,世界是由梵天透過猿人或透過原質,憑藉思慮創造出來的,個體「我」也是梵天所畫。至於梵天為何物,奧義書往往不做探討。奧義書的產生,意味著吠陀經典的終結,因此也代表了吠陀時代的終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吠陀時代Keyword:Vedic era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初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128-130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虎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危險的境地。《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文明小史》第一二回:「諸君此言差矣!教士某君,救我等於虎口之中。」
火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痛苦的境地。《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恩官拔人於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日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貴而已。」也稱為「火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