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呼風喚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家顯現與世無爭的清淡幽靜。這首詩中的「罨畫谿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更是將江南地區山雨欲來,烏鳥春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烏鳥彷彿有將風雨召喚來去的神通本領。「呼風喚雨」要具法力,所以在戲曲小說中常用來描述法術高明,後來「呼風喚雨」也被用來比喻人神通廣大、影響力深遠。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時,武王姬發遵其父文王之遺志,即位的第二年起兵滅商紂,取得了天下,建立周王朝。從此武王威名遠播,中原地區外的部族首領,常進貢奇珍異物。有一次,西戎進貢了一種特有的獒犬,武王因仍陶醉於滅紂的戰功中,所以放縱自己,耽於逸樂,整天與獒犬遊獵戲,荒廢了朝政。朝中大臣召公見此情況,便作〈旅獒〉一文勸諫武王,其中有兩句話說:「一味把人當成玩弄的對象,那是喪失做人的道德;一味玩賞器物,將喪失原有的雄心壯志。」武王於是從善如流,收斂心性,重新回到政務上,專心於國事。後來「玩物喪志 」被用來形容沉溺於某樣的事物,因而荒廢了應做的事。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馬,前端裝上木製馬頭的竹竿,小孩夾在胯下當成馬騎。「青梅竹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的結伴戲。語本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也指從小相識的伴侶。如:「他們兩個是青梅竹馬,感情非常好。」
如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亦用來比喻責任已盡,身心輕鬆愉快。
綵衣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後用以比喻孝養父母。參見「戲綵娛親」條。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儲精蓄銳注音︰ㄔㄨˊ ㄐ|ㄥ ㄒㄩˋ ㄖㄨㄟˋ漢語拼音︰chú jīng xù ruì釋義︰猶「養精蓄銳」。見「養精蓄銳」條。 01.唐.符載〈上巳日陪劉尚書宴集北池序〉:「觀夫水之倫,儲精蓄銳,天高日晏,思奮餘勇。」(源) 參考詞語︰蓄精養銳注音︰ㄒㄩˋ ㄐ|ㄥ |ㄤˇ ㄖㄨㄟˋ漢語拼音︰xù jīng yǎng ruì釋義︰猶「養精蓄銳」。見「養精蓄銳」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五.緬甸歸誠本末》:「正值煙瘴熾發,欽奉諭旨,軫念士卒,乃令停兵,蓄精養銳。」
婆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舞蹈的樣子。《詩經.陳風.東門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嗅窗前寒梅數點,且任我俛仰以;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娑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嫻熟、擅長。如:「精通」。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金史.卷一一○.李獻甫傳》:「尤精左氏及地理學。」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聊齋誌異.卷六.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戲。」
垂頭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施,祗以自。又其次曰命窮:影與形殊,面醜心妍;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窮: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讎冤。凡此五鬼,為吾五患,饑我寒我,興訛造訕,能使我迷,人莫能閒,朝悔其行,暮已復然。蠅營狗苟,驅去復還。」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頓腳,失笑相顧。徐謂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為,驅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攜持琬玉,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誰過於子,雖遭斥逐,不忍子疏。謂予不信,請質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