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歸義:人名,即蒙歸義(西元697∼748),又作皮邏閣、魁樂覺。雲南蒙舍州(今雲南巍山)烏蠻(族先民)人。唐代南詔第四世王。開元十六年,父盛邏皮死,嗣為王。他即位之後,靠著唐王朝的扶持,統一六詔,建立了一個以雲南為中心,以族、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王國,並臣屬於唐王朝,成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 師:軍隊。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朱尊〈跋師子林書畫冊〉:「自言用圖寫意,初不較其形似,蓋欲別開生面,不同乎朱趙倪三子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稱諸侯王。《北史.卷四三.列傳.張》:「王甚美其才,與河內張衡俱見禮重,晉邸稱為二張焉。」唐.元稹〈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擇才以佐諸邸,選士以列東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東方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現今大陸地區山東、江蘇一帶。後泛稱中原以外的各民族為「夷」。如:「東夷」、「蠻夷」、「夷狄」、「四夷」。
平順、平坦。如:「化險為夷」。
鏟平、使平坦。如:「夷為平地」。
消滅、殺除。如:「夷其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好名聲、好德性。《文選.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晉書.卷七四.列傳.桓》:「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楊萬里˙觀水歎詩二首之一: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指笑一笑就把它擱放在一旁,表示不值得理睬重視或不當成一回事。清˙朱尊˙答蕭山毛檢討書:即鄙言未合,度足下必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姓。如周代有交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速。《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2.潔淨。《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
1.亂。《抱朴子.外篇.用刑》:「夫法不立,則庶事汩矣。」宋.王安石〈送潮州呂使君〉詩:「有若大顛者,高材能動人。亦勿與為禮,聽之汩彞倫。」
2.埋沒、消滅。唐.韓愈〈雜說〉:「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自橋為水汩,乃取道翁溪。」
水急流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