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不做,二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然已經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本作「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語出唐.趙元一《奉天錄》卷四。唐代張光晟隨朱泚叛亂,敗後,光晟殺朱泚,向前來征討之李晟投降,仍難逃死罪。受刑前云:「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意思是要就不要叛變,既已叛變,索性幹到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誰知惡人手辣心硬,一不做,二不休,叫得先打後商量,……也必了人性命,然後動手的。」《野叟曝言》第一○○回:「這事情弄大了!一不做,二不休,如今須得韋大哥為主,打開倉庫,招兵買馬,放出獄囚。」
豕突狼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倉促驚恐的逃跑或惡人的橫暴殘虐。也作「狼奔豕突」。
跖狗吠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譯文1.2 釋義2 近義詞3 反義詞 出處西漢 劉向所輯《戰國策》〈齊策〉:「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譯文跖的狗對著堯叫,並不是以為跖尊貴而堯輕賤,狗本來就對著不是他主人的人叫 釋義跖,即盜跖,相傳為古代大盜。堯,古代聖君。原指人各為其主,以其主之是非為是非。今形容人偏袒惡人而妒斥賢者 近義詞狗吠非主 反義詞激濁揚清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先從大害著手,所以這裡侯文用「豺狼」比喻杜穉...
群魔亂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群的魔鬼亂跳亂舞。比喻眾多的惡人猖狂作壞事。如:「如今公司裡群魔亂舞,公司的未來發展令人擔憂。」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有始者必有終」,駁斥了方士的迷信。在社會倫理上,認定「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2.揚雄後來認為辭賦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 著作《法言》、《太玄》、《方言》 評價1.張衡稱他「妙極道術」。2.朱熹認為他「拙底工夫」。《資料取自於網路》
教猱升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猱,獼猴,天生擅長攀爬樹木。教猱升木比喻唆使、引導惡人做壞事。《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一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同、一律。《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其輕薄姦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一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誇吒。」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盜鐘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肩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 (5) 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默化潛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1>,熏漬陶染2>,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3>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注解〕 (1) 款狎:親密交往。 (2) 熏漬陶染:感化薰陶。 (3) 操履:素行,平日所遵守及履行的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