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1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擔、負責。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你怎敢發大言,獨自保主公去?倘或主公有些差失,誰人承認?」
證嚴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師探究佛法。在那段時間裡,證嚴法師體悟到「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承擔起社會責任;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將每個人『愛家』的心,推廣到愛社會、愛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幾經波折,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普明寺安住下來,日子清苦,仍勤於修學佛法。1962年,二十五歲的她自行落髮,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1963年2月,於慧日講堂禮上印下順導師為師,導師叮囑:「你我因緣殊勝,既然出家了,你要時時刻刻為佛教、為眾生!」並取了法名「證嚴」,字「慧璋」。回到花蓮後,證嚴法師住進普明寺後的小木屋...
獨木難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一棵樹木上的枝幹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也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能力所能承擔,必須依賴其他朝臣同心協力。這就是「獨木難支」的道理。後來「獨木難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另有一個關於「獨木難支」的故事︰晉朝的任愷(ㄎㄞˇ)與和嶠(ㄐㄧㄠˋ)本來交好,後來任愷失去權勢,有人就問和嶠說︰「你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何你眼看著任愷失勢,卻不肯幫助他呢?」和嶠回答︰「元裒(任愷之字)如北夏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意思就是說,任愷不知檢點,自取敗壞,就好像城門將要倒塌,不是用一根木頭就能把它...
承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擔當、繼承、接受、經受、承擔
歸因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確定性,還有無法持久的因素等等。3. 責任的歸屬(可以控制的還是不可以控制的)指的是個人是否應該要承擔責任,換句話說,個人是不是能夠控制成功或失敗的因素。在於責任歸屬上面,一個人的努力是他可以承擔責人的歸屬依據,然而一個人的能力還有運氣,可能是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屬於不可歸因的部分,此時對於責任的歸屬則需要更多的思考面向。 關鍵字中文:歸因理論英文:attribution theory 參考書目註1 wayne k hoy(2006)。教育行政學,...
先小人,後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商議、接洽事情時,先將具體條件和嚴格約定互相言明,不必客套禮讓,以免感情日深而難以開口要求。[例]先小人,後君子,我們得說好每個人該承擔的責任,再開始合作。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澤共同分享,苦難共同承擔。指同甘共苦。《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文明小史》第二○回:「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要說只有這幾個,就是再多些,我用了也不傷天理。」也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患難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承擔憂患與災難。形容彼此一心一德,肝膽相照。如:「真正的朋友應是能夠患難與共的。」
推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肯承擔。如:「推卸責任」。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她的善良,表現在對婆婆的“孝”上。她在衙門里,面對嚴刑逼供,拒不認罪,但為了婆婆不受刑,她卻勇敢地承擔了死罪,在臨刑時,她怕婆婆看見傷心,要求從“后街”走,死到臨頭還想著婆婆。她的堅強的反抗精神表現在她面對張驢兒父子的威逼,毫不屈從,在嚴刑逼供下也決不招認,對誣陷她的張驢兒始終充滿了仇恨,在臨刑時又立下了感天動地的誓言,最后終于報仇雪恨。竇娥對社會黑暗的認識也是逐漸的。她起初對官府存在幻想,提出和張驢兒“官休”,當到了官府,在一頓嚴刑拷打之后,她明白了“衙門自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的黑暗現實。當被押赴刑場一切希望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