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門閨秀,這是令仕途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以張生的立場而言,倘若他是個現實主義者,當然不會為了娶鶯鶯而捨棄名門閨秀,所以找了種種藉口,貶低對方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作者的描寫雖是根據實情,但能夠體察鶯鶯之幽怨及其情感的深層變化,使人不覺得鶯鶯該是門第之見的犧牲品,反見張生負心薄悻之不該了! 崔鶯鶯作者筆下的崔鶯鶯總予人神秘之感,神秘之處在於她的出場,以及她飄忽難以捉摸的某些舉止。故事一開始崔母要求她出來見張生,她卻「久之,辭疾。」推病不肯出來見客;後來崔母發怒,她才「久之,乃至。」出來見客時卻故作不在意:  常服悴容,不加新...
榮華富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榮發達,財多位尊。[例]釋迦牟尼捨棄王宮中榮華富貴的生活,苦身修道,終成正果。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 (5) 爵: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6) 祿:俸給、官俸。 (7) 廢:停止、捨棄。 (8) 置:建立、設立。 (9) 殺:殺害。 (10) 生:生存。 (11) 予:給予。 (12) 奪:奪取。〔參考資料〕 《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舍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割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忍心捨棄、捨得。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風雨秋堂套.春歸犯〉曲:「才色相當,兩情契合非強,怎割捨眉南面北成撇漾。」《西遊記》第三一回:「這半日不見孩兒,又不知存亡如何,你又不見來家,教我怎生割捨?」
捨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意捨棄,不吝惜。[例]為了兒女的幸福,就算要他賠上性命,他也捨得。
揚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捨棄。[例]經過一番省思之後,他決定揚棄以往消極的想法,重新振作,開創事業。
以卵投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議兵》。 (2) 舍言革思:捨棄我的言論,另作別的思考。革,變更、改換。 (3) 舍穫而捃粟:放棄收割,撿拾穀粒。比喻捨本逐末。捃,音 ㄐㄩㄣˋ,拾取、採集。粟,音ㄙㄨˋ,穀實的總稱。〔參考資料〕 《荀子.議兵》孫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貴,權謀埶利也;所行,攻奪變詐也: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閒滑然有離德者也。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
保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廢棄、捨棄、銷毀
東道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須越過晉國之地。 (6) 倍:增加。阮元之校勘記言此字當作「陪」。 (7) 舍:通「捨」,放棄、捨棄。 (8) 東道主:東邊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此指鄭國可以作為秦國東方寄寓之所的主人,以招待秦國往來的使者。 (9) 行李:即「行理」,掌管外交之使臣。 (10) 共:音ㄍㄨㄥ,通「供」,供給。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