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 ms
共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去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捨棄聲名。《北史.卷四二.常爽傳》:「是以君子鑒恃道不可以流聲,故去聲而懷道。」
|
逐末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產量少。約,減少。
(5) 居心:安居鄉土之心。
(6) 好智:喜愛耍小聰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於玩弄法令。〔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廢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捨棄。《書經.康誥》「天惟與我民彞,大泯亂」句下漢.孔安國.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廢棄不行,是大滅亂天道。」
|
捐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私人財物而奉獻出來。如:「氣爆事件後,各界捐獻不斷,展現國人無比的愛心。」
|
自棄自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為準則,那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仁,就像是一間很安全的房子;義,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拋棄安全的房子不住,捨棄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來「自暴自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
起爐作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下人食用,一直到實在無法下嚥了,才重新換過,所以也用了「另起爐灶」。這句成語今多用來指另立門戶,或捨棄舊事物,重新來過。
|
四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釋迦牟尼總括一切生死涅槃的因果及應取應捨之道,提出苦、集、滅、道四諦的教法。因這四項教法是真實、無錯亂,所以稱為「四諦」。苦諦謂生死輪迴是痛苦、不圓滿;集諦謂產生痛苦的原因;滅諦謂痛苦的息滅;道諦謂息滅痛苦的方法。四諦間的關係:苦諦是結果,集諦是原因,滅諦是結果,道諦是原因,苦、集應捨棄,滅、道應取應行。《中論》卷四:「以無四諦故,見苦與斷集,證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也作「四聖諦」。
|
去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捨棄權勢。《晉書.卷五○.列傳.庾峻》:「去勢如脫屣,路人為之隕涕;辭寵如金石,庸夫為之興行。是故先王許之,而聖人貴之。」《北史.卷四二.列傳.常爽》:「鑒專道不可以守勢,故去勢以崇道。」
|
去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選取或捨棄。《文選.陸機.文賦》:「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
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產量少。約,減少。
(5) 居心:安居鄉土之心。
(6) 好智:喜愛耍小聰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於玩弄法令。〔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