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91 ms
共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舍近謀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近的而去謀求遠的。比喻愚拙而不切實際。《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也作「捨近即遠」、「捨近求遠」、「捨近務遠」。
|
馬諦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病人時不時地提筆作畫,興起了成為畫家的念頭,與雙親經過一番爭執,最終於西元1892年(23歲)正式捨棄法律,進入摩洛的下潛心修習繪畫技法,穩紮穩打地建立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往後他在簡略的線條、色彩上的處理有獨到之處。直至西元1898年,馬諦斯才離開摩洛的門下,仔細地鑽研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西元1905年夏天與好友德安在柯里塢時首次接觸到高更在大洋洲時的畫作,大為震撼,同時也抓住了高更作畫的主要技巧,逐漸確立自己的風格,同年秋天,在沙龍中展出的<戴帽子的婦人>成微議論焦點,此後馬諦斯不畏眾人議論,一心走在野獸派的道路上。...
|
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產量少。約,減少。
(5) 居心:安居鄉土之心。
(6) 好智:喜愛耍小聰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於玩弄法令。〔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舍生取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
自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下人食用,一直到實在無法下嚥了,才重新換過,所以也用了「另起爐灶」。這句成語今多用來指另立門戶,或捨棄舊事物,重新來過。
|
賣劍買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宣帝時,渤海因饑荒,居民多帶持刀劍為盜,龔遂為太守後,勸民捨棄刀劍,改業歸農。見《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後比喻捨棄剽掠而改行務農。宋.陸游〈答吳提宮啟〉:「賣劍買牛,念即歸於農畝,乘車載笠,尚永記於交盟。」也作「買牛賣劍」、「買犁賣劍」、「賣刀買犢」、「賣刀買牛」、「賣劍渤海」。
|
石爛松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
石爛海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
舍己芸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捨棄自己的田地,去耕種他人的土地。語本《孟子.盡心下》:「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後用來比喻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產量少。約,減少。
(5) 居心:安居鄉土之心。
(6) 好智:喜愛耍小聰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於玩弄法令。〔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