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75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寧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定、平靜。[例]寧謐的夜晚,正是讀書的最佳時刻
言聽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三俠五義》第八九回:「我乃自幼服侍相公,時刻不離左右、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言聽計從的錦箋。」
長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成。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可見,對記憶而言,第一天是記憶的關鍵時刻。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昇長期記憶量。此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研究發現,睡眠對形成長期記憶有很大影響。他指出學生為應付考試通宵溫習,往往考試後就會忘記溫習過的知識。另外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發現,食用高脂食物,會促使長期記憶形成。
不合時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漢祚。後帝覺其言無驗,視其執左道、亂朝政、誣君罔上,下令誅之。 (2) 增益漏刻:增加漏箭上顯示時刻的刻度,由晝夜一百刻增為一百二十刻。漏刻,古代計時的器具。漏,指盛水的銅壺;刻,音ㄎㄜˋ,指刻有度數的箭。以銅壺盛水,底穿一小孔,水漸漏則壺中漏箭上的刻度就漸次顯露,據以測知時刻
念念不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時時刻刻惦記著。《隋唐演義》第八五回:「玄宗因秦國夫人之死,益信公遠之言不謬,念念不忘,然已無可如何。」《紅樓夢》第四七回:「因其中有柳湘蓮,薛藩自上次會過一次,已念念不忘。」
時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刻。[例]遭遇緊急危難的時候,唯有處變不驚才能化險為夷。
遠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遁逃遠方。《福惠全書.卷一七.刑名部.盜賊上》:「若官府行事少有不謹,露洩風聲,逗遛時刻,則高舉遠颺,莫可蹤跡矣。」
耳鬢廝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鏡花緣》第五九回:「此女雖是乳母所生,自幼與妹子耳鬢廝磨,朝夕相聚,就如自己姊妹一般;並且我同墨香妹妹在家讀書,也是他伴讀,時刻不離,真是情同骨肉。」
時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時刻。[例]黎明時分、夢醒時分
畫虎畫皮難畫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只能描繪出老虎外表的皮相,卻無法表現老虎的骨相、精神。比喻光看外表無法了解人內心的思想。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如今年荒親死,一竟不歸,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今日薛婆本是個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三巧兒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