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縈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繞、環繞。《晉書.卷五五.潘岳傳》:「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文選.郭璞.江賦》:「觸曲厓以縈繞,駭崩浪而相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
生吞活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吞郭正一6>。」 〔注解〕 (1) 李義府:西元614∼666,唐瀛州饒陽人。面貌和善,與人言時常帶微笑,而內心奸險易妒,時號「笑中刀」。官至吏部尚書,後以罪流放雋州而死。 (2) 洛川:洛水,流經洛陽縣,注入黃河。 (3) 棗強尉:棗強縣尉。棗強,棗強縣,當地棗木茂盛,故名。故城在今河北棗強縣東南。尉,古代主軍事及捕盜之官。 (4) 張懷慶: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棗強縣尉。 (5) 王昌齡:?∼西元756,字少伯,唐京兆人。開元進士,曾為龍驃尉,世稱王龍驃。工詩,尤善七絕,多寫邊塞哀愁和閨中幽怨,氣魄雄偉,手法細膩。 (6) 郭正一:?∼西元689,唐定州鼓城人。高宗時,任...
抽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牽動痙攣,多見於四肢和顏面。小孩發燒時常有抽搐現象。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姻親。之後秦穆公又幫助在外流亡的晉公子重耳,返國當上國君。但是兩國為了國界的問題,秦國的態度反覆,時常來犯。為了解決紛爭,最後兩國訂立『令狐之盟』,沒想到秦國不但背棄盟約,並且和楚國結盟,對上天和秦國、楚國的歷代先君盟誓說:『秦國雖然和晉國結交往來,但只追求利益,不顧其他。』事實上,楚人厭惡秦國的反覆無常,於是轉告晉國,要好好懲罰意志不專一的秦國。其他諸侯知道這件事後,也都痛恨秦國到了極點,大家都來親近晉國。晉國要秦國做個了斷,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共處。」同年五月,晉國和諸侯國聯軍,打敗秦國。後來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痛恨到極點。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高貴客人很多。語出唐.王勃〈滕王閣詩序〉。[例]父親生性好客,家裡時常高朋滿座。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狼藉」之「狼藉」,亦作「狼籍」。傳說狼群常在草地上臥息,離去時常將睡過的草地弄得一片凌亂以滅跡。「聲名狼藉」引申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語本《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唐.司馬貞.索隱。 △「身敗名裂」
善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地端正純潔,沒有歹意邪念。[例]他時常救助貧苦的人,心地非常善良。
平分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分秋色」是指中秋時分。中秋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個月之中,恰為秋天平分之處。故此語見於宋代詩詞,總與明月相襯托,如宋.李朴〈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這是詠中秋時常見的用語。也因為是秋色平分,所以引申有分不出高下的意思。有人以為此語遠出於戰國楚.宋玉〈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之句,意思是:上天把一年平均分為為春、夏、秋、冬四季,我獨自為寒冷淒清的秋季感到傷悲。句中「平分四時」的意思與「平分秋色」不同,備此參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狀聲詞。形容笑聲。[例]隔壁鄰居家時常傳來小孩嘻嘻哈哈的笑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