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兩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
獲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得到。《三國演義》第四回:「董卓時常使人探聽。是日獲得此詩,來呈董卓。」
惦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念、掛念。[例]母親時常惦念著失散多年的孩子。
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年齡者組成的團體的認知影響,其中影響最強的往往是在學校同年齡朋友所組成的團體,彼此之間交往頻繁、時常群聚,青少年為使自己能融入該團體之中,常迫使自己和團體成員行為趨向相同,進而順服於該團體成員的價值與行為,而此種團體稱為同輩或同儕團體(peer group),而同輩團體是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在青少年時期,同輩團體的影響日益重要,甚至可能超過父母或教師的影響。註1 團體盲思(groupthink)團體盲思係指團體中相對較具權勢的成員過度專注於維持該團體內的一致性,而集體合理化可能的錯誤,忽略決策中其以為不重...
將信將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張茂實不曾娶智姐過門的時候,狄希陳時常與張茂實取笑,說與智姐常常苟且。雖是相戲,也未免說得張茂實將信將疑。」
抬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各執一詞,互相爭辯、鬥口。《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文通曉得他一向是守中立主義的,從前在蘇州時候,彼此為了一事,時常齗齗辯論,如今久別相逢,難為情見面就抬槓,只得趁勢打住話頭,另談別事。」也作「抬槓子」。
琹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寫作風格與觀點3 作品4 評價 生平 率真、坦誠的琹涵坦白的說,其創作的原動力來自「母親的期許」。琹涵的父親,在她童年時期在糖廠工作,時常因職務調動必須帶著他們搬家。她說:「童年最大的記憶就是在『失去』,不斷地失去熟悉的老師、同學、朋友。」成人之後回想,童年回憶雖充滿著不安定卻也有豐富的收穫。由於幼年的顛沛流離,母親就是她最穩定的支柱。琹涵的母親,幾乎將一切奉獻給了家庭,放棄了自己所有有可能的發展。母親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豐富的才華,輕易地便能夠看出琹涵文章中的錯誤及缺點。曾是「文藝少女」的母親將對生命...
坐立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前日為蕭秀才時常此間來往,他後日當中狀元,我等見了他坐立不安,所以教你築牆遮蔽。」
處理層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同時能體會其中的情義等情感層面,並輔予心理運作,並匯入長期記憶,則稱為深層處理。故即使是平日熟悉且時常接觸的事物也未必容易記憶,如天天使用的硬幣圖像,一般人是無法仔細描繪;平日穿脫的襯衫,也無法記得上面有幾顆鈕釦。 參考資料(註一)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初版。頁216-218。(註二)Authur S.Reber著:《心理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5月初版。頁238。(註三)張春興著:《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東華書局,2009年7月初版。頁...
時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常、隨時。[例]畢業後,他仍時刻不忘恩師的教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