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朱子語類.卷一一一.朱子.論民》:「這須是上之人一切埽除妄費,臥薪嘗膽,合天下之智力,日夜圖求,一起而更新之,方始得。」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成不易注音︰| ㄔㄥˊ ㄅㄨˋ |ˋ漢語拼音︰yī chéng bù yì釋義︰猶「一成不變」。見「一成不變」條。 01.《明史.卷三一.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幾符合。故不能為一成不易之法也。」 0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一.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下》:「窮經之業,後或勝前;豈作志之才一成不易耶?」
建構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建構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夠測量某一個理論的建構程度。在心理學上常使用建構的例子,例如:學業性向、機械理解、語文流暢、焦慮、內向外向、動機智力、情緒穩定等等,都是心理學理論的構念或假設性的概念。建構是心理學者為了分析或解釋人類的內外在行為,對個人行為特質的一種假設,然後由受測者對測驗工具所作的行為反應,據以推測其是否具有這些特質。建構效度的分析,需要從許多不同的資料來源,依據邏輯及經驗來分析。其方法與技術,通常有以下幾種:1.相關檢定:如果某測驗依據心理學或教育學的某一種理論來...
瑞文氏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s,APM)4 評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概述這是最常被社會大眾稱為文化減低的測驗,因為大部分的智力測驗都是以文字進行測驗,但是不同國家再經過不同語言的翻譯測驗後,會與原先母語理解有段差距,而由於瑞文氏測驗是以圖形的方式進行測驗,較能維持文化公平性。測驗於1938年發展完成,目的是提供測量斯皮爾曼(spearman)的共同因素(g因素),此測驗所測到的唯一變項是spearman的g因素,所測量到的是抽象推理能力,且與個人的常識和先前經驗完全無關,因此當時多數歐美心理學家都認為它是測量g因素的最佳測驗。(註1.2) 測...
一曝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 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 4.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功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生不久的。如:「幼蟲」、「幼苗」、「幼株」。
年紀小的。如:「幼年」、「幼童」。
小孩。如:「幼兒園」、「扶老攜幼」。
比喻知識淺薄,缺乏見解。如:「他的想法有些幼稚。」
疼愛、愛護。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智力、記憶力、領悟力等很強。[例]聰敏、聰慧、聰穎
不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智昏菽麥注音︰ㄓˋ ㄏㄨㄣ ㄕㄨˊ ㄇㄞˋ漢語拼音︰zhì hūn shú mài釋義︰謂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 01.南朝梁.劉峻〈辯命論〉︰「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參考詞語︰僅辨菽麥注音︰ㄐ|ㄣˇ ㄅ|ㄢˋ ㄕㄨˊ ㄇㄞˋ漢語拼音︰jǐn biàn shú mài釋義︰謂智力只能夠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 01.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陸子駱提婆者,出於皁隸,本是靴工,愚暗庸短,僅辯(辨)菽麥。」 參考詞語︰菽麥不分注音︰ㄕㄨˊ ㄇㄞˋ ㄅㄨˋ ㄈㄣ漢語拼音︰shú mài bù fēn釋義︰即「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聰明。如:「愚笨」、「笨蛋」。
不靈巧、不靈活。如:「笨重」、「笨手笨腳」。
粗大沉重。如:「笨重」、「粗笨」。
認知能力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屬之;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及個體在生活環境中究竟如何獲知,知之後在必要時又如何用知。認知發展是除了智力發展之外(狹義的定義),泛指一切認知行為的發展。 二、認知能力的內涵1.知覺(perception):指個體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對其周圍世界的事物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2.記憶(memory):引起個體反應的刺激、事件、形象、意見等消失之後,個體仍能保留原反應的心理功能;對內在心理結構或大腦生理功能中假設的一種儲存訊息的系統,以及方便隨時使用的處理歷程;個體在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需要,而對某些訊息予以收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